-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做好“三篇文章”力促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 发布日期:2012-06-18 啤酒工业信息网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以土地集约化、生产联合化、产业特色化为切入点,做好“聚集、联合、特色”三篇文章,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做好“聚集”文章,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依托党组织的宣传引领和党员致富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采取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使土地向种植大户聚集,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了农村土地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科学化转型。充分发挥通道经济优势,积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精心打造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政府制定出台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服务宣传,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县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9.5万亩,涉及农户17912户,流转千亩以上的村59个,千亩以上规模经营户28个。流转土地1000多亩的小麦产销大户吴江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连片种植油料8万亩、啤酒大麦5万亩、马铃薯12万亩,并建成马铃薯规模种植“万亩示范乡”3个、“千亩示范村”10个。
做好“联合”文章,积极发展壮大经济联合体。按照“积极扶持、正确引导、规范管理、逐步完善”的思路,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积极培育壮大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种类的需要,有效化解了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的矛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充分发挥园区标准化示范引导作用,加快建设寒旱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山丹花开观光农业、瞭高山高效畜牧业3个农业示范园和9个乡镇农民创业园步伐,大力提升草畜、马铃薯、油料、啤酒大麦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目前,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0多个。依托农业产业化项目优势,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全县新建葡萄日光温室500座,双孢菇大棚1000座,全县以温室高效栽培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500亩。
做好“特色”文章,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化发展。以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目标,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着因地制宜,应市所需,采取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等措施,推动种植结构由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着力发展红提葡萄、双孢菇、高原夏菜、沙棘等新兴产业,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34个,农作物繁育制种达5万亩、葡萄日光温室达500亩、双孢菇大棚达1000亩。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新型特色产业,采取集体办、个体办和联合办等形式,多方筹资,多轨运行,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户。发挥已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强做大焉支玉马铃薯、长城王砂田西瓜、丹马油脂等品牌,示范推广旱地谷子、枸杞、蓖麻等新品种,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特色化日益明显。(作者:范春建来源:山丹县经管局)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