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6月3日电---中国21世纪经济报 道周六报导称,停滞四年之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终於重新开闸,根据国务院此前批复,额度共500亿元人民币.

报导援引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央行、银监会、财政部已於近日联合下发《关於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新一轮试点扩大了基础信贷资产的种类,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等均在鼓励之列.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基本规则没有重大变化,但基於前期试点及国际经验,监管当局做出一系列新的审慎性规定,如强制发起机构风险自留,信贷资产证券必须进行"双评级"等.

"不过,500亿元额度相对於中国银行业庞大的贷款存量,及银行管理资本和流动性的迫切需求,只是杯水车薪."报导称. 报导并指出,各家银行已经开始了额度争抢.其中,国开行CHDB.UL上报了100亿元计划,主要为基础设施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工商银行(601398.SS: 行情)(1398.HK: 行情)上报了200亿元计划,主要为大中型对公贷款;另有数家股份制行和城商行也上报了数额不等的中小企业贷款计划.

"还没有一家批出来,工行最积极,但不会给它一家这麽大的额度,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虽在鼓励之列,但主要会给国开行,其它银行报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等,获批希望更大."报导引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

相比上一轮试点,此轮试点基础资产种类进一步扩大,但监管层特别强调,信贷资产证券化入池基础资产的选择要兼顾收益性和导向性,既要有稳定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又要注重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密切配合. 具体而言,鼓励金融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节能减排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汽车贷款等多元化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丰富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种类.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於2005年,截止到2008年底,共有11家发起人进行了16单信贷证券化业务试点,发行总规模为667.85亿元.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信贷证券化在债券市场中占比均较低.而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监管机构出於审慎原则和对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担忧,延缓了市场发行速度,并於2008年年底暂停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进入2009年来,资产证券化进程停滞.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