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成本影响粮价 粮食实际价格还可能涨两成
- 发布日期:2008-04-09 啤酒工业信息网
近日,从埃及开罗到印度新德里,"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粮食供应,正如此前华尔街的信心不足危及信贷市场一样。中中国、埃及、越南和印度,这4个大米出口量共占全球1/3的国家,今年以来已通过关税等手段收紧了大米出口。世界银行也警告说,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达到连续6年来的最高点,墨西哥、也门等33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
本次全球粮价上涨与国内粮价上涨有没有直接关系?国内粮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到底是什么关系?粮价是否还有大涨的可可能?政府面临这一新形势,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采取什么措施?
近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对当前的粮食问题进行了不同解读,张燕生认为,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一切会推高CPI的决策最近都要谨慎。卢锋认为,短期干预粮食市场和控制相对价格手段可以理解,不过仍然需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调节粮食供求作用,通胀问题除了采取部门干预的结构性政策,更需要在货币等总量性政策手段方面用力。不过双方都认为粮食涨价的压力仍然存在。
记者:关于本次粮食价格的上涨,目前社会上存在广泛的讨论,也有观点认为国际环境的影响更大,您怎么看?
涨价起因
国际供需变化、国内成本影响国内粮价
张燕生:我认为国际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今年国内有雪灾等因素,有人认为粮食可能受到影响,但实际上最近几年我们的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现在已经过了1万亿的大关,而且是自给自足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油价,油价上涨以后,替代能源的需求上升,用玉米之类生产成能源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所以世界主要的产粮国,像美国等将大量的粮食用于该方面,粮食的需求增加,而供给还是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库存自然下降,粮食价格就上升。美国的粮食价格上升之后就带动了整个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供给国。再加上地缘政治,像战争,再加上一些主要产粮区受到了一些天灾等影响,就会造成粮价、油价、食品价格的一个全球性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讲就会造成一个输入型的粮食上升的压力,一个是进口的原料价格上升了,另一个呢,世界的粮价上升,就带动了中国对于粮食出口的紧张,这样就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这是一个主要的外来因素。
国内的因素呢,我觉得还是经济的上升,油的上升带动一些和石油有关系的农资价格的上涨,加上现在土地管理的阀门一关,土地价格上升,在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也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的价格上升和土地供给的减少,给今后的粮食预期带来一定的压力,给整个农业带来一个成本压力的上升,成本压力的上升要么就要提高供给,要么就要提高销价,对于我们的粮食来说,都会造成一定压力。
国际因素对国内粮价至今影响不大
卢锋:系统跟踪观察我国粮食市场数据,改革开放我国粮食供求和价格经历了三个运行周期。1995年粮价达到阶段性高峰并出现第三次相对供大于求即过剩,伴随产量、进口和库存大量增加,90年代后期粮价几年持续下降,世纪之交在低谷徘徊。粮食供求关系到2003年才开始发生阶段性转折,市场粮价2003开始反弹,目前粮价仍处于本轮周期上涨通道,然而最大幅度上涨发生在2003年底和2004年上半年,2005年前后还有所下降,三种谷物价格在2006和2007年分别上涨8%左右。近年尚属温和的粮价上涨,对一般物价影响实际比较有限。
国际市场粮价大幅飙升,3月底大米价格曾达到760美元(以泰国大米为基准价)。目前国际粮价如果不考虑美元汇率因素,已显著超过历史趋势价格。由于高油价、玉米乙醇替代以及较多国家面临宏观通胀压力,国际粮价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然而从长期历史角度看,本轮国际粮食相对价格调整可能已经完成较大部分。
对于认为国际粮价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观点,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取决于我国在不同品种上贸易地位的差异。从具体数据看,作为最重要的大豆净进口国,过去一年多国际大豆价格飙升已经传导为国内价格大幅上升。然而就小麦、玉米、大米主要谷物而言,我国是净出口国,并且净出口数量增长仍比较有限,国际价格飙升影响较小。总体来看,2007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减少7.7%,对国内粮价影响很有限。当然,不能排除国内粮价今后会更多受到国际粮价影响。
记者:您认为这轮价格上涨会对国内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很多观点认为粮食价格是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产生影响
食品涨价为推动通货膨胀主因
张燕生:粮食价格的上涨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胀率,现在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还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于中低收入的百姓来说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于粮食相关的一些领域产生成本压力。第二,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整体的农副产品的价格,会带动整个的食品价格上升,也给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农民来说,是好的事情。
我觉得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双防",防过热、防通胀,防通胀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价格比较稳定,农民的税减少,农民的补贴增加,农民的价格还比较好,限价能够体现得比较好,减少交易成本,流通成本,使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大。
通胀有结构性和总量性起因
卢锋:从数据看,目前粮价上涨仍然比较温和,认定粮价是通胀主要原因缺乏经验证据支持。过去大半年我在做一项新一轮宏观经济争论系统述评研究,检索有关文献发现,去年发表的观点至少对宏观经济形势提出20多种不同表述的概括和判断,但基本视角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目前宏观经济问题基本是结构性物价上涨问题,原因包括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因此物价上涨半年或一年后会逐步消失;另一种认为虽有结构性原因,但主要是总量性失衡问题,背后存在货币和总需求扩张深层根源,因而仅仅采取部门干预政策难以收到预期政策效果。我个人倾向认为,结构性因素确实有影响,然而从政策角度看,更应重视总量性因素作用。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粮食价格是否已经到了合理的水平,是否会继续上涨,幅度预计会有多大?
粮价趋势
粮价应保持稳定
张燕生:任何事情都是比较而言,现在通胀环境下,所有加价因素都要谨慎,如果粮价、油价、水价等资源性价格涨了,所有的加价加在一起就叫通货膨胀,一个合理的价格应从时间上稳步调整。通缩时做涨价的因素,通胀时做一些降价的因素、紧缩的因素、稳定的因素,这才是好的宏观管理。即使是好的、合理的,也要稳定,我认为,在通胀时,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高于一切的。现在普遍有预期价格会涨,涨幅我没有办法预期。中国的粮价通常与世界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
实际价格上涨空间为20%
卢锋: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无人能够准确预测。从历史角度看,过去30年我国实际粮食趋势走低。目前三种谷物平均价格已经显著高于长期趋势水平,说明这一轮相对价格调整已经大部完成。问题是阶段性峰值要达到什么水平?如果假定新一轮粮价上涨峰值能够达到上一轮1995年的峰值,那么从时间序列数据看三种谷物价格还有近20%-25%上涨空间。当然,没有把握假定粮食实际价格一定会再次达到1995年峰值,因为1995/96年之后粮食供求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相对供大于求,说明那时是一个超高的价位。另一方面实际粮价也有可能甚至显著超过1995/96年,如这一局面发生,一定是还有什么极为重要的变数没有进入我们观察视野和分析模型。对于未来预测,我们只能抱有客观和学习心态,通过持续观察来认识。但据现在情况看,我宁愿预测未来实际粮价上涨空间只有两成左右。
目前讨论粮价未来走势还需要关注的是,无论从学理还是和已有经验看,农产品价格上涨确会推动通货膨胀,另外宏观失衡通货膨胀也可能刺激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甚至超调。因而如果宏观总量性紧缩政策执行不到位,通膨持续加重并显著改变农民对未来价格预期,农民存粮调节行为改变有可能导致短期粮食供求极大变化并推高市场粮价。
粮价应保持稳定
张燕生:任何事情都是比较而言,现在通胀环境下,所有加价因素都要谨慎,如果粮价、油价、水价等资源性价格涨了,所有的加价加在一起就叫通货膨胀,一个合理的价格应从时间上稳步调整。通缩时做涨价的因素,通胀时做一些降价的因素、紧缩的因素、稳定的因素,这才是好的宏观管理。即使是好的、合理的,也要稳定,我认为,在通胀时,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高于一切的。现在普遍有预期价格会涨,涨幅我没有办法预期。中国的粮价通常与世界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政府目前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政府角色
加强保护三农政策
张燕生:要一如既往地采取保护三农的政策,我们已经看到每年财政收入在农业投入上很大。从目前来讲,国家对农民的补偿是直补,直接补偿,有些是按照土地的数量,有些是按照其他的方式。其实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如果是粮食太多,价格就比较便宜,就会伤农,政府的限价就是保证在大丰收的时候,粮食供给太多的时候,农民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价格。
记者:一方面提高粮食收购限价,一方面面临通胀压力在平抑价格,会不会有所矛盾?有观点预期,这会加剧通货膨胀。
张燕生:政府给的是一个最低的保护价格,如果是价格往下走,农民可以得到一个最低的保障,现在价格是往上走,在国家的限价之上,国家的机制就不工作。当然,是会产生预期价格还会继续涨,但实际上这个机制不是一个膨胀的机制,是一个保护的机制。
另外,现在我国已经做了限制出口的政策,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谷物和谷物粉的出口数量累计为66万吨,金额为2.43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1.9%和46.8%.
搞对价格,管住货币
卢锋:改革开放30年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总结,我想微观体制和宏观调控方针也许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搞对价格、管住货币。
现在这两条都面临新问题和新困难。在价格上,我们实行各种干预手段,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按住"物价上涨,但是如果宏观失衡根源没解决,通胀压力最终仍会释放出来。从有关部门政策看,我们一手通过贸易、库存等多方面干预政策限制价格上涨,另一手又通过最低收购价格干预政策鼓励粮食生产,虽然直接动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期看仍然需要减少微观干预,更多让市场供求力量决定粮食价格,让较少扭曲的价格信号引导农民生产决策。
在管住货币上,我理解货币学派的主张是:任何一次通货膨胀,货币扩张都是必要和充分条件;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货币过度供给也是必要和充分条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仅仅是货币造成的,也没有说政府是有意发票子导致通货膨胀,更没有说其他原因不重要。
本次全球粮价上涨与国内粮价上涨有没有直接关系?国内粮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到底是什么关系?粮价是否还有大涨的可可能?政府面临这一新形势,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采取什么措施?
近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对当前的粮食问题进行了不同解读,张燕生认为,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一切会推高CPI的决策最近都要谨慎。卢锋认为,短期干预粮食市场和控制相对价格手段可以理解,不过仍然需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调节粮食供求作用,通胀问题除了采取部门干预的结构性政策,更需要在货币等总量性政策手段方面用力。不过双方都认为粮食涨价的压力仍然存在。
记者:关于本次粮食价格的上涨,目前社会上存在广泛的讨论,也有观点认为国际环境的影响更大,您怎么看?
涨价起因
国际供需变化、国内成本影响国内粮价
张燕生:我认为国际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今年国内有雪灾等因素,有人认为粮食可能受到影响,但实际上最近几年我们的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现在已经过了1万亿的大关,而且是自给自足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油价,油价上涨以后,替代能源的需求上升,用玉米之类生产成能源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所以世界主要的产粮国,像美国等将大量的粮食用于该方面,粮食的需求增加,而供给还是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库存自然下降,粮食价格就上升。美国的粮食价格上升之后就带动了整个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供给国。再加上地缘政治,像战争,再加上一些主要产粮区受到了一些天灾等影响,就会造成粮价、油价、食品价格的一个全球性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讲就会造成一个输入型的粮食上升的压力,一个是进口的原料价格上升了,另一个呢,世界的粮价上升,就带动了中国对于粮食出口的紧张,这样就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这是一个主要的外来因素。
国内的因素呢,我觉得还是经济的上升,油的上升带动一些和石油有关系的农资价格的上涨,加上现在土地管理的阀门一关,土地价格上升,在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也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的价格上升和土地供给的减少,给今后的粮食预期带来一定的压力,给整个农业带来一个成本压力的上升,成本压力的上升要么就要提高供给,要么就要提高销价,对于我们的粮食来说,都会造成一定压力。
国际因素对国内粮价至今影响不大
卢锋:系统跟踪观察我国粮食市场数据,改革开放我国粮食供求和价格经历了三个运行周期。1995年粮价达到阶段性高峰并出现第三次相对供大于求即过剩,伴随产量、进口和库存大量增加,90年代后期粮价几年持续下降,世纪之交在低谷徘徊。粮食供求关系到2003年才开始发生阶段性转折,市场粮价2003开始反弹,目前粮价仍处于本轮周期上涨通道,然而最大幅度上涨发生在2003年底和2004年上半年,2005年前后还有所下降,三种谷物价格在2006和2007年分别上涨8%左右。近年尚属温和的粮价上涨,对一般物价影响实际比较有限。
国际市场粮价大幅飙升,3月底大米价格曾达到760美元(以泰国大米为基准价)。目前国际粮价如果不考虑美元汇率因素,已显著超过历史趋势价格。由于高油价、玉米乙醇替代以及较多国家面临宏观通胀压力,国际粮价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然而从长期历史角度看,本轮国际粮食相对价格调整可能已经完成较大部分。
对于认为国际粮价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观点,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取决于我国在不同品种上贸易地位的差异。从具体数据看,作为最重要的大豆净进口国,过去一年多国际大豆价格飙升已经传导为国内价格大幅上升。然而就小麦、玉米、大米主要谷物而言,我国是净出口国,并且净出口数量增长仍比较有限,国际价格飙升影响较小。总体来看,2007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减少7.7%,对国内粮价影响很有限。当然,不能排除国内粮价今后会更多受到国际粮价影响。
记者:您认为这轮价格上涨会对国内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很多观点认为粮食价格是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产生影响
食品涨价为推动通货膨胀主因
张燕生:粮食价格的上涨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胀率,现在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还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于中低收入的百姓来说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于粮食相关的一些领域产生成本压力。第二,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整体的农副产品的价格,会带动整个的食品价格上升,也给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农民来说,是好的事情。
我觉得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双防",防过热、防通胀,防通胀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价格比较稳定,农民的税减少,农民的补贴增加,农民的价格还比较好,限价能够体现得比较好,减少交易成本,流通成本,使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大。
通胀有结构性和总量性起因
卢锋:从数据看,目前粮价上涨仍然比较温和,认定粮价是通胀主要原因缺乏经验证据支持。过去大半年我在做一项新一轮宏观经济争论系统述评研究,检索有关文献发现,去年发表的观点至少对宏观经济形势提出20多种不同表述的概括和判断,但基本视角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目前宏观经济问题基本是结构性物价上涨问题,原因包括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因此物价上涨半年或一年后会逐步消失;另一种认为虽有结构性原因,但主要是总量性失衡问题,背后存在货币和总需求扩张深层根源,因而仅仅采取部门干预政策难以收到预期政策效果。我个人倾向认为,结构性因素确实有影响,然而从政策角度看,更应重视总量性因素作用。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粮食价格是否已经到了合理的水平,是否会继续上涨,幅度预计会有多大?
粮价趋势
粮价应保持稳定
张燕生:任何事情都是比较而言,现在通胀环境下,所有加价因素都要谨慎,如果粮价、油价、水价等资源性价格涨了,所有的加价加在一起就叫通货膨胀,一个合理的价格应从时间上稳步调整。通缩时做涨价的因素,通胀时做一些降价的因素、紧缩的因素、稳定的因素,这才是好的宏观管理。即使是好的、合理的,也要稳定,我认为,在通胀时,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高于一切的。现在普遍有预期价格会涨,涨幅我没有办法预期。中国的粮价通常与世界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
实际价格上涨空间为20%
卢锋: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无人能够准确预测。从历史角度看,过去30年我国实际粮食趋势走低。目前三种谷物平均价格已经显著高于长期趋势水平,说明这一轮相对价格调整已经大部完成。问题是阶段性峰值要达到什么水平?如果假定新一轮粮价上涨峰值能够达到上一轮1995年的峰值,那么从时间序列数据看三种谷物价格还有近20%-25%上涨空间。当然,没有把握假定粮食实际价格一定会再次达到1995年峰值,因为1995/96年之后粮食供求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相对供大于求,说明那时是一个超高的价位。另一方面实际粮价也有可能甚至显著超过1995/96年,如这一局面发生,一定是还有什么极为重要的变数没有进入我们观察视野和分析模型。对于未来预测,我们只能抱有客观和学习心态,通过持续观察来认识。但据现在情况看,我宁愿预测未来实际粮价上涨空间只有两成左右。
目前讨论粮价未来走势还需要关注的是,无论从学理还是和已有经验看,农产品价格上涨确会推动通货膨胀,另外宏观失衡通货膨胀也可能刺激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甚至超调。因而如果宏观总量性紧缩政策执行不到位,通膨持续加重并显著改变农民对未来价格预期,农民存粮调节行为改变有可能导致短期粮食供求极大变化并推高市场粮价。
粮价应保持稳定
张燕生:任何事情都是比较而言,现在通胀环境下,所有加价因素都要谨慎,如果粮价、油价、水价等资源性价格涨了,所有的加价加在一起就叫通货膨胀,一个合理的价格应从时间上稳步调整。通缩时做涨价的因素,通胀时做一些降价的因素、紧缩的因素、稳定的因素,这才是好的宏观管理。即使是好的、合理的,也要稳定,我认为,在通胀时,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高于一切的。现在普遍有预期价格会涨,涨幅我没有办法预期。中国的粮价通常与世界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政府目前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政府角色
加强保护三农政策
张燕生:要一如既往地采取保护三农的政策,我们已经看到每年财政收入在农业投入上很大。从目前来讲,国家对农民的补偿是直补,直接补偿,有些是按照土地的数量,有些是按照其他的方式。其实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如果是粮食太多,价格就比较便宜,就会伤农,政府的限价就是保证在大丰收的时候,粮食供给太多的时候,农民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价格。
记者:一方面提高粮食收购限价,一方面面临通胀压力在平抑价格,会不会有所矛盾?有观点预期,这会加剧通货膨胀。
张燕生:政府给的是一个最低的保护价格,如果是价格往下走,农民可以得到一个最低的保障,现在价格是往上走,在国家的限价之上,国家的机制就不工作。当然,是会产生预期价格还会继续涨,但实际上这个机制不是一个膨胀的机制,是一个保护的机制。
另外,现在我国已经做了限制出口的政策,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谷物和谷物粉的出口数量累计为66万吨,金额为2.43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1.9%和46.8%.
搞对价格,管住货币
卢锋:改革开放30年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总结,我想微观体制和宏观调控方针也许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搞对价格、管住货币。
现在这两条都面临新问题和新困难。在价格上,我们实行各种干预手段,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按住"物价上涨,但是如果宏观失衡根源没解决,通胀压力最终仍会释放出来。从有关部门政策看,我们一手通过贸易、库存等多方面干预政策限制价格上涨,另一手又通过最低收购价格干预政策鼓励粮食生产,虽然直接动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期看仍然需要减少微观干预,更多让市场供求力量决定粮食价格,让较少扭曲的价格信号引导农民生产决策。
在管住货币上,我理解货币学派的主张是:任何一次通货膨胀,货币扩张都是必要和充分条件;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货币过度供给也是必要和充分条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仅仅是货币造成的,也没有说政府是有意发票子导致通货膨胀,更没有说其他原因不重要。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