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7月24日发布2006年世界贸易报告,对政府补贴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政府补贴可以用来纠正市场错误,并为实现社会目标而努力,但补贴也可能扭曲贸易,从而引起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

????报告指出,政府提供补贴的目的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助工业和或培育新型工业、促进研究并开发新知识、保护环境、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并对贫困消费者进行帮助。但经济理论表明,补贴并不能有效解决以上所有问题。补贴人为地提高了竞争优势;从而可能扭曲贸易,在贸易伙伴之间引发紧张局势。

????报告估计所有国家用于补贴的金额为3000亿美元,而21个发达国家就占了其中的2500亿美元。补贴占GDP的算术平均比例,发展中国家要低于发达国家。31个抽样调查的发展中国家的这个比例为0.6%,而22个抽样的发达国家为1.4%。

????报告分析OECD国家的农业补贴(包括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呈下降趋势。工业补贴主要用于采矿、煤炭、钢铁、林业、渔业、造船和汽车业。服务业的补贴数据不够充分,但表明在运输、旅游、银行、电信和视听行业有政府的支持措施。没有充分的数据显示补贴正由工业转向服务业,但补贴有用于“横向”目标的趋势,这会减少补贴的扭曲性。

????报告认为,GATT/WTO关于补贴的规则多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变得更详细更准确。但对于规则是否能够充分限制扭曲贸易的补贴,或者规则是否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使政府可以按照其合法(包括发展)的目标进行努力,存在不同的观点。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