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效果,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 发布日期:2006-05-15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李超称,人行将密切关注已出台政策的实施效果,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新华社周日报导援引李超的讲话重申,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把握信贷投放进度,防止大的波动;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严格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从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至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李超称,总体看,一季度贷款增长偏快。其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对贷款的需求较为旺盛;对外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由此造成央行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市场流动性较多;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更加重视提升资产收益和股东回报,增加贷款的动机较强等。

中国央行年初确定,今年全部金融机构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兆)元人民币。但是,前三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超过了央行全年贷款目标的一半。

**短期外债风险基本可控**

对于中国当前短期外债增长较快的现状,李超称,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率始终在国际标准安全线内。而从短期外债的构成来看,贸易信贷所占比重较大,大多具有真实贸易背景,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资金大进大出的局面。同时中国加强了外债预警系统建设,积极防范外汇金融风险。因此从总体来看,中国的短期外债风险是基本可控的。

截至2005年末,中国外债馀额为2,810.5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馀额为1,561.4亿美元。

李超提出,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今後中国将继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和国际收支监测预警,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06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馀额为8,751亿美元。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