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更倚重经济手段稳定房价,存款利率也可上调
  • 发布日期:2006-05-15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为了稳定房价,国家应在实施必不可少的行政手段的同时,更倚重经济手段,加大供给,压缩需求,其中调整利率会是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利率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不仅要动贷款利率,还要适时动存款利率。

报导称,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提高0.27个百分点的贷款利率,对买房者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当前过低的存款利率水平,使得相当部分人选择「存房子」而不是到银行存钱,买了房子等待升值,并且还能收房租,收益水平远超过利息收入。

对「调整利率将导致热钱涌入投机人民币升值」的观点,专家表示,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目前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约有3个百分点,人民币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并不会导致投机资金大规模涌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曾表示,即使涌入300亿美元热钱,让它们赚10%,也就30亿美元,而过于偏重保汇率,猛增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流动性过剩,造成一季度出现投资反弹和经济过热的苗头,社会福利损失已远远不止30亿美元。

报导援引消息人士表示,房价已成为当前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据其介绍,4月20日,曾联合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部委--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中国央行和国税总局等相关负责人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会上相关官员认为,目前房地产投资和房价反弹的压力较大,调整供应结构的政策措施,在部分地区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政府需继续对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投资进行调控,不能放松。

报导还提到,宏观经济调控中强调「不搞一刀切」,意在使政策更有针对性,但事实上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限,导致「诸侯经济」有所抬头,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收益,仅2005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高达5,505亿元(人民币),一些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或明或暗地支持甚至推动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在上个月增长0.4%基础上,再次上升0.3%,房价保持10%以上增速的城市不在少数。

报导认为,要想规范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必须加大政府改革力度,但目前作为转型经济中特有的现象,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国家研究机构研究员表示,国家有可能会以人事变动的方式,督促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稳定房价。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