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性问题无疑是时下决策层的关注焦点:从国务院、央行透露的信息来看,近期出台措施进一步控制投资过热和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的信号非常清晰。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调整在预料之中。4月份虽提高了贷款利率,但5月份贷款增速依然偏快。从收紧银行流动性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非常必要。

    资深财经人士表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被认为是对银行流动性的釜底抽薪之举,是一种行政措施色彩强的硬招。此次上调0.5个百分点虽比预期的少,对过热的经济影响不会太大,但这将起到信号的作用,效果如何尚待后市观察。他们预言,要从根本上抑制信贷和投资的过高扩张,相关方面还将会有组合的紧缩政策工具推出。

    贷款猛增合情绝非合理

    5月份的金融数据延续了今年以来的特点,即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长较快,同时,贷款结构也出现了恶化的迹象。

    5月份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在4月份增长18.9%的基础上再次上升,达到增长19.1%的水平,远离年初央行增长16%的目标水平。

    前5月新增贷款占全年目标的七八成,估计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数量就可能接近或超过全年2.5万亿元的贷款增长目标。同时,5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1360亿元,同比多增727亿元,长期贷款的数量明显高于短期贷款的数量,贷款结构出现恶化的迹象。

    贷款猛增的原因在于:时下,经历了改制、上市过程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信贷扩张的能力和愿望开始慢慢复苏;加之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大量的人民币头寸,而储蓄的强劲增长进一步增强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扩张能力;一些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讲求“早投放,早收益”,也使贷款投放明显提前。

    专家指出,流动性过剩时,银行付息成本上升,进而引发银行放贷冲动,最终将导致宽信贷。宽信贷的直接后果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可能性增大,若不加以抑制,通货膨胀压力将会增加。

    央行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时下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可能有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总体稳健政策取向的同时,适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

    硬招迭出直击市场要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3月18日表示: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和中性的同时,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将商业银行的头寸调控到适度的水平。这个讲话被市场认为是央行即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先声。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30%,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1.78万亿元,占全年目标的七八成,而且5月份的增幅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信贷增长过快的势头未减。专家认为,这两项指标的攀升,表明央行4月份以来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央行票据发放等紧缩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分析人士称:尽管周小川一再表示“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期,效果还需要耐心观察”,但上述数据使“其他紧缩性货币政策”出台变得更为急迫。

    就现时经济而言,缓加息,换之以“微调”存款准备金率,应是相关方面几经衡量后的谨慎选择: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宜过度,因为这会导致内需减少,进口也会随之减少,从而带来高额的贸易盈余,使货币政策调控更加复杂化。

    而从货币政策管理的成本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1年期的央行票据利率已经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央行是划算的。

    央行数据显示,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及超额准备金已达2.3万亿元,此次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一次性从银行体系抽走1500亿元游资,加上央行已先后于5月及6月,两次向银行各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合计共从银行体系抽走3500亿元,因而短期内会对抑制贷款快速增长发挥一定作用。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市场上现在有充足的流动性,存差也创下新高,所以与成熟市场相比,调整准备金率对银行的冲击力较小。

    紧缩效应尚待后市观察

    对于央行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控制过剩的流动性的同时,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因此,货币政策必须在汇率稳定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间隙中,选择抑制贷款过度扩张的有效措施。

    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央行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难以根本遏制银行信贷投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会有些效果,但是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银行而言,只是一个调整资产配置的过程,譬如银行可以将此前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较超额准备金利率更高,因此银行还能够提高收益。

    中国国际金融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的放贷及盈利增长均会构成影响,但效果不会即时显现,因为不少贷款已经借出或完成审批,相信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在第三季度开始放缓。

    显而易见,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个一刀切的工具,在信贷猛增、但物价却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升,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很狭小。如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全面实施货币紧缩的话,对融资本身较难、流动性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激进经济人士认为:在货币政策上,对过热产业如房地产等的信贷进行结构性调整比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总量调整更重要。

    未来央行可选择的紧缩政策并不多:一是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二是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三是继续贷款加息;四是存款加息。

    由于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导致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局面,因此理性分析人士称:如果贷款和投资增速在今后几个月内没有明显放缓,未来视调控效果,央行通过发行定向票据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利率、适当放宽人民币波动幅度,加快引导资本流出等措施可能会配套使用。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