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专家称解决流动性过剩应是央行未来政策的主要方向
  • 发布日期:2006-05-30     啤酒工业信息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称,货币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下一步,解决流动性过剩应该是中国央行未来政策的主要方向。

他建议,可采取的措施将包括继续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以及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等。而此前单纯提高贷款利率对抑制流动性关系不大,因为贷款利率上限已放开。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货币总体流动性同比增长93.4%,为抑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在上月末调高了贷款利率。

报导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局面,外部失衡表现为投资相对于消费的过快增长,内部失衡表现为投资相对于消费的过快增长。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172亿元,同比多增1,750亿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巴曙松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点在于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应该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浮动,抑制投机压力,稳定升值预期,双向波动,并适当鼓励境内外资金的双向流动,如实现藏汇于民,发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