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煜辉:上调准备金率 央行艰难但仍会选择
- 发布日期:2006-03-30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上调准备金率,将是央行艰难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刘煜辉的观点很清楚。
刘煜辉分析,3月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的讲话可以看成是央行即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信号。
市场也是这样猜想的:在吴晓灵讲话之后数日,债市在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双双减量发行的情况下,大幅下挫。但刘煜辉认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央行再次祭出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巨斧型"工具,是非常艰难的选择。
2003年8月初和2004年由于货币当局动用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当时,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经济表现出明显过热迹象。但目前"宽货币、紧信贷"格局,M1、M2增速呈现剪刀差,货币流动性下降等等,调整准备金率有多少效果,是很难判断的。
刘煜辉具体阐述:目前,金融运行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银行间流动性极其过剩,利率低企,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中,经济中潜在的投资过热因素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地下金融规模庞大,资金体外循环。
"由于准备金率属于总量型货币工具,对于结构调整,起不到多大作用。"刘煜辉表示。
"准备金率虽然属于猛药,但中国这个流动性极其泛滥的市场,回收流动性的效果不会太理想。"刘煜辉十分担忧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因此,在人民币汇率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主动性大打折扣。"央行很难,货币政策没有多少空间,没有多少独立性",同时兼顾汇率和利率,一方面受人民币升值压力,境外投机资本大量涌入;另一方面,货币过度扩张,投资反弹和通货膨胀压力始终存在。刘煜辉表示,"本来应该提高利率,但目前经济景气度下降,投资和信贷都在减速,加之内外利差缩小也不利于汇改。"
"即使难,但终归还是要做出选择。"刘煜辉认为,货币过度扩张,央行最终可能还是不得不通过牺牲货币流动性------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扭曲性地减少货币供给。
看来,上调准备金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