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称希望加快私有化子公司进程,并拟增加商业原油储备
- 发布日期:2006-03-06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中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于北京出席两会间隙表示,希望能加快私有化进度,不过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他并称,「不能说一定会在今年内做完。」
王基铭表示,未来若进行私有化,资金不成问题,因公司可动用自有资金,以及银行授信解决,亦可考虑一般的资本操作,例如资产置换,换股等方式。
中石化上月中公布动用约143亿元人民币,私有化旗下四家A股上市公司。现时,中石化旗下在A股和H股同时挂牌的公司包括仪征化纤<1033><600871>和上海石化<0338><600688>,此外,还有只在H股上市的中石化冠德<0934>。王基铭拒绝评论哪一家将是下一个私有化对象。
此外,王基铭指出,中石化目前的商业储备约为20天,他认为有需要提高,以规避油价上升以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但至于要增加多少,这则要视乎市场情况及油价走势。
「存得多,资金积压得多,站于企业的立场,最好是零库存,流动资金用得最少,但又考虑到现在国际油价波动,我们不得不储存。」
**料成品油价格机制年内落实**
此外,就中国内地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方面的进展,王基铭称,他个人估计今年应该比较成熟,但由于目前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的倒挂较为严重,加上会牵涉其他行业以至民生,因此相信即使政府落实,也会是逐步进行。
事实上,由于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的倒挂严重,中石化母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获财政部给予100亿元人民币的补偿。其中94.15亿元拨归中石化,并会于2005年入帐。
王基铭表示,这应该只是一次性补偿,今年不会再有。他表示,去年全中国的炼油行业亏损达300亿元人民币,而中石化集团在炼油方面的亏损远大于100亿元的补偿金额,但公司的化工及上游业务盈利则可以弥补,因此整体仍是盈利。
另一方面,王铭基再次否认与英国石油企业BP<BP>组建合资企业的说法。被问到会否考虑出售股份予外资,他称这不是企业的决定,而是涉及国家政策问题。
**积极开拓油气来源**
事实上,能源短缺是全球均正面对的问题,不单止外国公司觊觎中国的庞大市场,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内地的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0857>,中石化及中海油<0883>及其母公司均开展了往外发展之路,以争取有限的资源。
王基铭表示,中石化集团也铺开了走出去的路,在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已投资了油气项目,但因过去中石化是以下游业务为主,故相对其馀两家石油公司,其起步点也较低,故现时其所拥海外资源规模也较少,且大部份仍处于勘探阶段。
此外,他表示,中石化也有意扩大天然气项目的发展,目前在山东,北京,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均有项目,惟其储量不大。整个集团现时拥有的天然气储量约60亿立方米,商品化率为70%。他表示,中石化会通过向外购买及自行开发,以增加天然气的储量。
中石化上周五收报4.70港元,该股在过去三个月大涨约三成。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