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重启消息再起,令市场融资压力倍增
  • 发布日期:2006-02-27     啤酒工业信息网
就在中国股市有望慢慢走出四年熊市之时,近日有关新股发行(IPO)将重新启动的传闻甚嚣尘上,不禁再次引起市场的忧虑。因IPO的恢复可能令市场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从长远角度看,IPO的重启也可能使得国外企业通过中国存托凭证(CDR)这个渠道,从中国股市募集资金。CDR这个概念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一份内部报告中预计,仅香港当地的公司,其每年就可能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600亿元。

因此,中国内地IPO的恢复,可能会吸引很多优质的香港公司前来内地上市,而这对香港证券交易所来说则是一个利空。

据称,中国最大的电讯移动业务运营商--中国移动<0941><CHL>和中海油<0883>都曾对CDR流露出兴趣。

上海证券分析师郑伟刚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重启IPO的同时,又能不伤害市场情绪。」他并指出,要大规模启动CDR尚需时日。

中国政府在2005年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为了给股改让路,包括IPO在内的一些融资活动也因此而暂停。

**股市或成两会焦点**

市场普遍认为,如何令股市的融资功能得以恢复,将成为本次《中国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讨论焦点。

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从2001年的60倍降至目前的20倍。专家指出,该数值未来还会进一步向香港市场15倍的市盈率靠拢,这将吸引众多的海外投资者,并且使得IPO定价更趋合理。

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石油<0857><PTR>、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中国铝业<2600>,以及中国银行都表示要在A股上市。

近期,中国证监会一直在探讨有关CDR的规则,如果通过,未来香港企业可以运用CDR来上海或者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所方面称,「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跟五年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推出CDR是有利的。」

上交所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50家的公司获准发行A股,排队等候上市。与此同时,预计在今明两年,H股公司可能在中国内地募集约1,300亿元的资金。

京华山一的研究主管说,「中国政府很乐意见到那些在香港及海外市场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回归国内A股市场,因为这可以提高大陆股市的收益率和质量。」

他说,「(大型国企回归内地股市)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接近证监会的消息人士透露,新的证券交易监管条例很可能在今年3月提交相关立法部门讨论。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钱启敏说,「股市可能会是今年两会的一大议题,但在会议召开期间,投资者不要希望会有什麽实质性的措施出台。」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