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称外汇储备未超合理界线,非人民币升值的决定因素
  • 发布日期:2006-04-17     啤酒工业信息网
金融时报周一刊登了北京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副主任谢太峰博士撰写的文章,他指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外汇储备增长也不是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决定因素,更不存在浪费问题。

他在文章中称,只要外汇储备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就应当认为这种增长是正常和合理的,如果刻意为减少外汇储备而采取什麽措施,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损害经济的正常运行。

谢太峰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并未超出合理的界线,以3个月的进口额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标准并不科学,中国外汇储备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并不是最高的,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也并非过高。

另外,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充足的外汇储备存量甚至还有利平抑物价的上涨,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也不能获得实证分析的支持。

他还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因为长期以来人民币币值的相对低估,在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关系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汇率而不是外汇储备,汇率作为一个经济变量,其长期变动趋势更多的受市场政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而不是由外汇储备决定。

他并称,在中国各类资产中,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是非常客观的,并且由于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对象是外国政府债券,风险很小;另外,外汇储备代表着对外商品的购买力,其实质是物质的储备,既不影响随时通过进口将其转化成各种战略物质,又可转嫁直接储备物质所花费的巨大成本费用,那种认为外汇储备是对资源的浪费或不经济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公布,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馀额为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