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外国一家知名啤酒专业刊物上刊载了一张“中国啤酒版图”。偌大版图中,代表着中国纯正本土企业存在的红色区域只有一片,燕京啤酒。

  严格来说,这份图表并非完全准确,中国规模啤酒企业中还有河南金星没有外资成分??尽管金星这两年与美国AB、日本麒麟等外资频繁接触,准备“出嫁”的消息时常传出。不过屈指算来,中国纯正本土规模企业确实很少了,我们的啤酒中已经洋溢着浓烈的“洋味”。

中国啤酒难道真的要被外资一饮而尽?


资本:外资第二次杀入的利器

  “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一次浪潮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大连轻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邵国壮对本报记者说。短短几年内,英国巴斯集团、中策集团、澳大利亚富士达、SAB、生力、达能、嘉士伯等著名外资啤酒企业相继进入中国。

  依靠“强势品牌”撼动中国市场是这轮外资进攻的最大特点,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不过,“这轮外资的进攻普遍水土不服,”邵国壮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这些跨国巨头所在的国际市场相对比较规范,而中国市场要复杂得多,他们的管理模式和销售模式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

  “SAB旗下米勒和我们足足干了5年,5年间换了5任总经理,最后离开了。”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说。

  第一轮失败之后,在上世纪中后期外资又选择了资本渗透的战略,掀起第二次进入中国的浪潮。“中国本土企业虽然顽强,但普遍缺乏资本,而国外企业则资本雄厚”,邵国壮对本报记者说,所以“在这轮进攻中,外资纷纷参股或者控股中国啤酒企业”。

  美国AB参股青岛啤酒后,2004年又以天价收购了哈尔滨啤酒;1997年收购南京和金陵啤酒后,英博收购了珠江啤酒24%股权、浙江KK、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中国的啤酒业务、浙江石梁,并在2006年初以史无前例的高价收购了福建雪津;SAB拥有风头日盛的华润雪花49%股份;英国啤酒巨头纽卡斯尔拥有重庆啤酒19%股份;上海啤酒市场的老大三得利则是日本血统,荷兰喜力参股了深圳金威和江苏大富豪;丹麦啤酒巨头嘉士伯则一路向西,参股兰州黄河和新疆乌苏啤酒。

  这种策略显然已经奏效,在中国啤酒行业中,“外资”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词语。

  除中国企业对资本的渴求外,当地政府的态度也是外资能够长驱直入的重要原因。“哈啤就是一个例子”,邵国壮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持有国有股的当地政府对外资控股哈啤非常欢迎”,“而且这并非个例。”

  “如果外资参股可能是我们在利用外资,而如果变成控股,就成为外资利用我们。”一位啤酒老总曾对本报记者说。国内部分企业对外资完全控股自己越来越警惕。据知情人士透露,荷兰喜力2005年参股江苏大富豪啤酒时,大富豪则一直坚持喜力不能控股;重庆啤酒与纽卡斯尔合作之初就曾约定,外方持股不得超过25%。

  但还有更多企业则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过去我们用一两亿美元建立两个厂,现在我们通常花这么多钱控股两个企业60%,我们就获得了两个企业”,一位国外啤酒设备制造商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外资能走多远?

  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外资形成了越来越强烈的吸引力,从水涨船高的企业收购价格上就能看出这一端倪。

  “我们一直在观察和研究啤酒业新的机会,如果这种机会有助于帮助我们成为第一或第二,我们就会考虑通过并购或者是战略合作的方式来抓住机会。”英博中国区总裁丁凯对本报记者说。AB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程业仁也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希望能够参与整个啤酒行业的整合,中国的啤酒市场离整合还差得远,最大的啤酒公司也不过占10%。”

  “不过,外资是否能够完全占领中国市场还不是一件确定的事。”邵国壮对本报记者说。正如中国企业国际化还有很长路要走一样,这些外资企业本土化也还有很长路要走。尽管适应中国市场并不是外资经过学习做不到的,但学习过程还得有一段时间,一位啤酒企业老总曾经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市场环境太复杂了,大小企业并存,区域特征明显。”邵国壮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有400多家啤酒企业,尽管规模企业几乎外资都已进入,但还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技术、设备和规模都不强大的企业,在国外市场根本没有生存的可能,可由于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比如税收的减免,这些小企业仍在各地“活”得不错。“对这些小企业的整合是外资,也是整个中国啤酒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同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尽管外资在资本层面已经广泛渗入中国啤酒企业,但大多数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还没有完全融入到中国企业。”邵国壮表示。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