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完成在华战略布局啤酒业开始新整合
  • 发布日期:2006-03-09     啤酒工业信息网

    日前,全球第一大啤酒巨头比利时英博(InBev)啤酒集团以人民币58.86亿元,收购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净资产6.19亿元的雪津啤酒100%股权,收购溢价率近10倍。业内人士认为,雪津并购案标志着外资基本完成在中国啤酒业的战略布局,啤酒市场将逐步形成外资推动下的寡头竞争格局,新一轮的品牌整合将渐次展开。

  业界对于英博高溢价收购雪津给予极大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目前中国啤酒业可供并购的优质资产所剩不多,另一方面则是英博自身战略布局的需要。英博公司虽然进入中国多年,但是其进展却落后于AB公司。2001年,英博通过收购把赫赫有名的贝克啤酒装入囊中,发展势头迅猛。此后,其战略重点转移到中国,确定了“1/3利润来自中国”的战略目标。

  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说,英博目前主要在长江沿线和珠江两大区域布局,收购雪津以使福建、江西两大区域市场形成一片,这是比较理想的市场格局。据估计,收购雪津后,英博在福建、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浙江等省拥有30个酿酒厂。其在中国的总销量将达约350万千升。

  据了解,此前,美国AB(An鄄heuser-Busch)公司曾以人民币约57亿元收购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哈尔滨啤酒全部股份,溢价率约5倍。哈啤并购案被视为外资在中国啤酒业第二轮并购潮中的标志性事件。雪津并购案之后不久,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宣布以7200万元收购福建泉州清源啤酒有限公司85%股权。清源啤酒目前年生产能力为11.8万千升,转产华润雪花后产能将扩建至28万千升。至此,作为连接华东和华南市场的重要节点,福建境内啤酒品牌几乎悉数被国内外一线品牌并购。短短三四年,青啤、燕京、英博、华润携资本优势相继完成在福建短兵相接的战略布局。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啤酒市场趋于饱和,近10年增长缓慢,而在中国连年有5%-10%的增长,有很大潜力。中国人均消费量约19升,如果要达到国际中等人均消费水平30余升,中国啤酒产量将超过4000万吨的规模,市场空间巨大。市场目前的供大于求仅是一个较低水平的供大于求,随着啤酒产品结构的改善和西部、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挖掘,啤酒市场尤其是中低档啤酒市场的第二春将会来临。中国啤酒市场的巨大空间和成长速度是吸引国际资本介入的主要原因。

  但有分析人士提醒,消费增长空间的存在未必等同于实际购买力存在,增长潜力的实现仍需多种前提。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郑绮认为,“外资对啤酒企业的估值似乎有点狂热的成分”,外资并购的估值比较高,其投资可能要四五十年才能回收。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