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2005年啤酒大战吹响进军国际化号角
- 发布日期:2005-12-16 啤酒工业信息网
此役已经被业内称之为了2005年我国啤酒市场的经典战役,而战后的京城啤酒市场,竞争形势也已经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
竞争促进了市场扩容
北京市场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巨大的啤酒消费潜力不仅令青啤怦然心动,国内几大有实力的啤酒企业几乎都对之虎视眈眈,而百威、喜力等几大国际品牌更是觊觎已久。2005年1月9日,青啤大优上市,发起对北京市场的进攻号角,之后华润雪花、北京啤酒等在今年也都重新发起了强大攻势。
此次青啤争夺北京市场使用了青岛主品牌,可以说是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作为国内啤酒第一品牌,在北京和华南等主要利润市场进入前三名,取得与第一品牌地位相对应的市场份额,是青啤的既定战略目标,同时占据北京市场还将辐射华北,将全国市场连成一片。因此攻下北京市场对于青啤是肩负了多重使命。
综观青啤今年在北京市场表现,1月携其新产品全面进入北京,6月入主央视强势栏目《梦想中国》,8月成功赞助奥运,继而9月转战中网。其强大的市场攻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也搏得富有激情的北京啤酒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同。据青啤相关人员透露,青啤早在2002年就针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分析和定位,并逐步明确整体营销战略。由此,专家纷纷揣测,今年青岛啤酒大举“入侵”中低端市场可能远不是青啤的最终目标,预计明年其在北京市场的投入将有更大的提高,而2006、2007年度将成为北京啤酒市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众商家对京城啤酒市场的大举抢滩,对于消费者来说毫无疑问是好处多多,不仅给京城市民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市场的有效竞争。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市场啤酒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左右,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扩容。
竞争形势发生巨变
青啤大优的进入已经彻底打破了北京市场单一格局,同时带来了整个市场竞争形势的重大变化。从2005年的市场发展看,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在产品层面上进行,从产品,到渠道、终端控制,甚至品牌方面,竞争已全方位展开。
针对北京大众市场,青啤主推大优产品,采取反季节营销的策略,并且自建渠道网络,在年初的淡季大规模铺货。对于任何一个啤酒企业,进入北京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渠道问题。青啤采取自建渠道的发展策略,自己设立销售站,建立网络渠道,招聘送酒工直接向30000多个零售点送货,依靠直销的方式,青啤在上市之初就突破了市场封锁。
纯直销是青啤渠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之后随着青啤大优销售局面的逐渐打开,部分经销商开始被吸引过来并加盟到青啤旗下,于是在青啤又逐渐形成了直销与直供相结合的渠道模式。到今年5月份后,青啤旗下的经销商已经发展到600到800家。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逆向渠道重构以及从广大社区切入等策略选择,使青啤大优成为了广受京城市民欢迎的主流消费啤酒之一。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青啤大优就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旺季到来之前的4月末,日销货量即已经达到了40000箱。截至目前,北京市场此单品的销量已经接近15万吨,而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是流通15万吨的青啤平台,随着青啤流通环节的建立,其在北京市场的潜力已经不可估量。
推动市场成熟
丢失北京市场对于燕京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打击。北京是燕京的领地市场,也是其实现发展的根本。而经过20年的独家经营,燕京的实力和能力当然也不可小觑。针对北京市场逐渐被蚕食的现状,燕京也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反击:据其内部人士透露,燕京的一线销售人员在2004年底不足10人,而目前该团队已经增加到200人之上;而由于渠道原因,一向高高在上的燕京开始与二级甚至三级经销商签订专卖协议;同时,燕京开始关注渠道利益并提出增加返利,增加终端促销;加强对终端的掌控力度等多项措施。虽然根据燕京在北京市场所具有的绝对销售量,增加返利增加终端促销对其利润的损失也是惨重的,但是,由此可见,随着青啤的进入,北京的啤酒市场的竞争更加成熟。
按国际惯例,在成熟啤酒市场中,市场前三位的品牌将具有整个市场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目前的北京市场已经日益走向国际化的成熟模式。有专家分析指出,20%证明了青啤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根据成熟市场格局中主要品牌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分布,20%也肯定不是终点。该专家认为,燕京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场的竞争毫无疑问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竞争将会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而2005年将成为北京啤酒市场进军国际化的标志年。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