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目前似乎正在成为国内外啤酒巨头们争霸的要塞。报道显示,比利时啤酒巨头英博(InBev,INB.BT)将以7.5亿美元收购福建雪津啤酒股权,使本已经硝烟四起的福建啤酒市场可能再迎来比利时巨头,顿时再增变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高达13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外资参与我国啤酒行业的股权并购。

  在福建啤酒产业布局上,最早是雪津啤酒、惠泉啤酒、福建燕京三大巨头鼎足而立 。后来燕京啤酒成功收购惠泉啤酒已经基本确立了其在福建市场的优势地位。燕京啤酒内部人士表示,此次英博联手雪津是想在福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对此,燕京啤酒也在争取收购雪津啤酒,但同时有意购买的公司还有几家,最终鹿死谁手尚不得而知。业内人士认为,燕京啤酒盈利基本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英博成功收购雪津,将对燕京啤酒在福建的战略扩张构成阻碍,燕京啤酒的福建保卫战意义重大。

  早先就有多家外资啤酒公司争相并购我国的啤酒企业,比如较早前发生在重庆啤酒的争夺战,双方分别为西南啤酒霸主华润集团和长期与重庆啤酒保持合作关系的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华润集团出价高达13元/股,但仍然没有收购成功,苏格兰纽卡斯尔出资5.25亿元以10.5元/股的价格收购5000万股国有股成为第二大股东,而重庆啤酒的每股净资产仅为2.5元,当时流通股的市价也只是11元/股上下。

  外资逐鹿内地啤酒产业已经日益升级,虽然我国啤酒生产企业还有很多,但能够整合市场的大企业已经越来越少,这些都促使了外资在并购上加快步伐,同时出手也越来越大方。对于福建保卫战,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本次燕京啤酒也提出了收购雪津啤酒,但按照以往的经验,地方政府往往不希望一家公司完全控制当地的啤酒产业,而引进外资也是官员的一种政绩,综合来看,燕京啤酒能够成功收购雪津啤酒并不容易。

  而作为惟一一家没有外资参股的大型啤酒企业——燕京啤酒,留给了众人更多的猜想,也让投资者对燕京啤酒倍加关注。同时,市场还出现有某日本啤酒企业欲联手燕京啤酒的传闻。看来,啤酒大战将愈演愈烈。中国啤酒企业究竟何时能结束地方割据,出现雄霸神州的啤酒巨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几年啤酒企业购并案例

  2002年12月,嘉士伯与泰国TCC集团各出资50%,总计8500万元代价从浙江开开集团手中收购昆明华狮啤酒。

  2003年6月,嘉士伯以2626万美元的总价收购云南大理啤酒集团的全部股权并承担相应的债务。

  2003年12月,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0.5元人民币的价格受让重啤集团所持有的国有股5000万股,占重庆啤酒(600132)总股本的19.51%,转让价款合计人民币5.25亿元。股份转让完成后苏纽公司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

  2004年2月,嘉士伯、Wilton PacificLinited与西藏发展(000752)签署三方协议,嘉士伯计划在今后几年出资约1.225亿元人民币受让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50%股份。

  2004年3月,嘉士伯与地处西北的兰州黄河(000929)定下合约,意向出资约1.4亿元与其成立股权各半的合资公司,7月,嘉士伯与兰州黄河合资的系列项目正式启动。

  2004年5月31日和6月1日AB公司连续两天以5.58港元的高价购入哈啤(0249.HK)6956.5万股(占总股本的6.93%)后,间接持有36106.5万股哈啤股份,占哈啤已发行股本的36%,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AB于6月3日向哈啤所有股东发出了全面收购要约,价格较此前SAB提出的4.3港元提高了30%,而且比此前哈啤股票的历史最高价还高出了8.3%。

  2004年9月,嘉士伯宣布收购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34.5%股份,并同时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投资,而现在嘉士伯通过重组啤酒花达到了布局西北、雄霸新疆的目的。

  2005年3月23日,北京燕京啤酒有限责任公司(000729)受让龚金柱先生、晋达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圣歌德奇公司、郭振辉先生和林志坚先生所持有的共计3556.1万股惠泉啤酒(600573),占总股本的14.2244%,现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惠泉啤酒社会法人股13093.1万股,占总股本的52.3724%。

  记者观察

  啤酒飘香引群雄竞折腰

  在啤酒企业的并购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并购价格往往较高,甚至某些非流通股的转让价格已经超过了上市公司流通股的价格,而随后流通股的价格往往会出现一波行情。早前曾有人说是外资收购作秀,但随着啤酒行业的并购升级,业界才真正看到啤酒企业在洋人眼里真的是一个个香饽饽。

  有专家指出,中国啤酒市场的巨大空间和成长速度是吸引国际资本介入的主要原因。目前美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的啤酒数量为84升,在日本则为50升左右,在韩国为39升,而在中国仅有19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5升。而中国有中国的特色,早期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都曾尝试向外扩张,但都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啤酒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简单的扩张很难行得通。

  外资终于找到了可行的介入方式,那就是透过啤酒行业的上市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是由于啤酒行业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全国或某一区域的龙头企业,具有整合能力,便于其迅速占领中国啤酒市场。同时也是有效地绕过地方保护、打破啤酒市场割据的有效方式。

  而在啤酒企业的并购中,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票进行收购已经成为可能,重庆啤酒的股价在华润与苏格兰纽卡斯尔争夺的时候股价出现了接近100%的升幅。业内人士认为,重庆啤酒股价的上扬不排除是双方通过购买流通股博弈的结果,因为华润出价13元/股购买国有股,没有道理不去购买11元/股左右的流通股。目前已经有20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随着股改的陆续完成,通过二级市场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将会大量出现,届时啤酒类上市公司股价的表现将会非常热闹。

  与啤酒行业类似的还有乳业,目前的主要生产企业有蒙牛、伊利、三元、光明等,其中蒙牛和伊利属于全国的大品牌,三元仅仅在北京地区经营,光明乳业因还原奶事件也失去优势,其他小品牌更加弱小。几年前的乳业市场也是诸侯割据,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大一统,乳业的今天就是啤酒行业的未来吗?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