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油籽市场:压榨强劲以及贸易谈判前景提振豆价反弹
- 发布日期:2025-10-20 啤酒工业信息网
外媒10月19日消息:截至10月17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大多上涨,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货守住10美元支撑。美国大豆压榨数据强劲,中美贸易谈判前景转为乐观,有助于扭转市场人气。
周五(10月1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约报收10.1950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1.3%;11月船期1号黄大豆在美湾的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0.945美元,上涨1.0%。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281美元,上涨2.2%;12月豆油报收每磅51.13美分,上涨2.3%;泛欧交易所2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63.00欧元/吨,下跌0.8%;加拿大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630.3加元/吨,上涨1.2%;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06美元/吨(含33%出口税),与上周持平。周五,ICE美元指数报收98.192点,比一周前下跌0.6%。
美国国内大豆需求强劲,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周三公布的9月份压榨量达到1.9786亿蒲,远超市场预期的1.863亿蒲,创下当月历史最高纪录。尽管压榨高企,但是9月底豆油库存却降至12.43亿磅,尽管高于预期,但与8月基本持平,表明国内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强劲,消化了创纪录的豆油产量。美国环保署的数据显示,9月份生物柴油可识别码(D4 RIN)达到6.6亿份,较8月的5.46亿份大幅增长,表明可再生柴油产量处于扩张阶段。美国大豆压榨利润率升至1.61/蒲的一个月高点,表明加工盈利强劲,将继续刺激高水平的压榨活动。
从地缘政治与贸易谈判来看,中美关系处于关键转折点。一周前(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取消和中国领导人会晤,并计划11月1日对中国征收100%额外关税。本周特朗普则软化对华立场。周五确认将在两周后和中国国家主席在韩国会面,认为美中关系最终会“没问题”,并承认100%关税措施“不可持续”。这一表态令市场再次对中美达成某种贸易协议抱有期待。美国财政部长和其他高级贸易代表团计划下周在马来西亚与中方代表团会面,旨在在“特习会”前谈判,以化解最新的升级措施(例如双方从14日起互征船舶的港口停泊费)。任何贸易关系的实质性缓和,都可能促使中国重启美国大豆采购,从而缓解当前美国大豆出口低迷的局面,这也是芝加哥大豆价格能够暂时守住10美元关口的重要原因。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有所增加,但是年度累计出口量仍比去年同期减少26%。有报道称,由于巴西大豆溢价昂贵,一些中国买家已经推迟采购12月和1月船期大豆。市场人士估计中国在12月至1月期间的大豆进口需求约为800万至900万吨。如果中美达成某种协议,美国大豆可能满足部分需求。
在美国国内市场,大豆收割进度预计已达到58%,持续收获活动带来了商业套保压力。但是国内现货基差坚挺走强,反映加工商力求吸引农户销售,以确保压榨活动持续。ADM在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压榨厂推出的延迟定价模式(允许农民在不支付仓储费的情况下交付大豆,并可以推迟到2026年9月定价),这种新型销售模式为美国惜售农户提供了规避短期价格风险的选择,同时也保障了压榨厂的原料供应。
但是南美播种进展以及丰产前景构成制约美豆价格上行的长期因素。在巴西,头号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播种进度已达到43.5%,显著领先五年均值35.9%。巴西全国大豆播种速度也处于历史同期最快之列,为2025/26年度实现1.776亿吨的创纪录产量(CONAB预测值)奠定良好基础。南美供应预期充足将会限制美豆反弹空间。
展望后市,大豆市场焦点将紧密围绕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和南美天气状况。短期内,美国大豆压榨和生物燃料的旺盛需求将继续提供支撑,中美谈判的任何进展和/或南美天气问题将支持大豆价格挑战10.5美元阻力位。但是如果中美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国买家继续缺席,加上南美大豆创纪录的丰产预期,可能会对美豆价格构成中长期压力,并可能迫使价格再次考验10美元关口。
来源:博易大师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