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粮上涨陈粮降价 贸易商迎来久违的“契机”
  • 发布日期:2025-09-01     啤酒工业信息网
 山东到货降至300+,虽说依旧没有阻止继续下降的局面,但至少在某些程度上缓解了下持粮主体恐慌的心态,要知道现阶段正处于新陈粮源接轨期,陈粮价格下行是肯定的,但降至哪个位置进入调整期才是关键,本月即将结束,市场供应压力引导价格的波动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真正留给诸位老板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华北及山东地区企业,已经不再是看量下菜碟了,纯纯的“无脑”降价,原因其实很好理解,目前不仅春玉米入市达到高峰期,就是秋粮也有地区进入了收割期,好在当前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以河南驻马店为例,最日新粮折干装车价达到1.05元/斤,甚至有继续走高的征兆,对此小编建议大家要理智,原因如下:
 
  1、目前新陈粮之间的价差还是很明显的,现在的折干粮是受到利润推动的,价格不具备持续性,毕竟陈粮的价格一直在走低,甚至本月马上就要结束了,也没见到下游需求出现反弹!
 
  2、目前新粮入市只能算是微量,冲击力主要针对的是心态上的, 想对现货市场造成影响,至少要等到下个月中旬了,更别说昨日期货市场开始出现反弹,虽说涨幅较低但也算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信号!
 
  3、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的价格比较虚,不少贸易商甚至开始进行建库操作,属于被炒作起来了,如果是短线操作的话那还是没问题的,一旦涉及到中上线,结果只能说亏损多少的事情了!
 
  针对于当前阶段的持粮主体来说,虽说有抵触情绪存在,但实际的影响力已经降至最低点,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粮源较为充足,不仅有东北粮、本地粮、春玉米还有官方的轮出粮和拍卖粮存在,采购方本身就占据了主动地区,如果再加上饲料企业的“冷眼旁观”,玉米价格继续降价就是必然的,更别说降雨过后粮质返潮霉变已经不断出现,被迫出库的老板每日都在增加!
 
  东北地区近期表现就两字---降价,特别是黑龙江地区,已经有企业跌破1.1元/斤的价格,累计降幅已经破百,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东北地区的企业开始把价格有意识的贴近新粮价,按照这个预期,当地的玉米价格仍有50元/吨以上的降价空间,这还是建立在新粮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利空消息前提下,另外小编建议诸位老板别对今年官方对企业托底包有多大希望,现阶段小麦收购超过一千万吨,但是价格迟迟不温不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按理说新陈交接期往往稳藏较大的商机,但今年的不确定性较大,更别说下个月才是真正的新陈交接期。所以现在还不宜进行过多的操作,保持理智心态,短线做一做即可,静待下个月新粮大面积入市后的价格波动变化,如果按照咱的预期开秤,今年的玉米的利润还是很明显的!
 
  小结:玉米面临较强的出货压力,行情冲高后会陷入一段时间的“虚弱期”,也就是小编一直在说的区间震荡,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但实际落袋的利空因素并不多,再加上目前玉米市场供应依旧偏紧,持粮主体心态稳定,而政策端更多的还是求稳,而企业目前是不具备强势打压持粮主体的条件,不过随着供需双方的博弈继续,价格波动的速度也会加快, 虽说波动整体受限,甚至会在上涨的这几十块钱来回波动,但玉米市场确实也缺乏了继续上涨的基础,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远期行情走势有待观察。
 
  小麦:
 
  和咱预期的一样,小麦市场 再次进入调整期,价格的波动幅度也不大,贸易老板们的心态也开始稳定起来,再加上官方公布了当前托市的收购情况,结合小麦价格的温和波动,在托市结束前小麦市场不存在大变动的可能!至于9.30号托市结不结束的问题,就要参考今年小麦市场的大环境了,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要说:
 
  1、今年的托市大概率不会在九月末结束,原因很简单,小麦市场缺乏明显的支撑,一旦政策层面的支撑消失,那么小麦大跌就是必然的,而这样的局面就会直接影响到基层的种植户!
 
  2、贸易商截止到目前尚未大规模建库,不仅是对小麦上涨缺乏信心,甚至连对政策的信心都不足,按照时间推算,小麦九十月份还是有上涨的机会的,只是幅度多少的问题!
 
  3、小麦涨跌是正常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小麦目前处于“上有顶 下有底”的格局中,短期内是破不开的,所以面对涨跌理性看待就可以了!
 
  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小麦整体稳定阶段性涨跌是必然的,有出货想法的老板看到飘红就可以动,看到转绿就停手即可,短期内没有大的行情出现,还是那句话,小麦在秋粮大面积入市前的大趋势早已确定,目前也没有什么利好的因素出现。未来一段时间价格大概率就是震荡反复,行情持续围绕面粉厂1.21-1.23元开秤价格上下震荡波动。
 
 
 文章来源:8866粮新粮食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