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拍后 玉米市场发生微妙变化!
- 发布日期:2025-07-07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一拍的热情还没过去,二拍马上就跟上来了,7月4日,进口玉米第二次拍卖。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二拍拍卖的数量增加了,地区范围增加了,参拍主体的资格也放宽了。
带来的结果就是,玉米成交率有所下降,第一次在96%,而第二次拍卖成交率约为86%。
这个怎么说呢,也是预料之中,因为拍卖这个事和增储是一样的,一两次其实影响不大,主要是持续拍卖后带来的影响。
而随着拍卖的持续,就会有一个特点,即市场热情会下降,成交率也会下降,所以单看成交率其实意义不大。
不过二拍还有两个相对好的结果:
一个是底价普遍有所提高。
大概是由于第一次拍卖十分火爆,且成交较好,所以第二次拍卖底价有所抬升,这对玉米来说当然是有好处的。
比如,广西地区底价提高以后,最高成交价为2470元/吨,而再加上出库费,那么玉米出库成本就达到了2500元/吨。
另一个结果是依然溢价成交,最高溢价达120元/吨。
所以总体来看,虽然成交有所下降,但整体上表现还是不错的。
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二拍后,玉米市场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第一,情绪有所回落。
从近期玉米的行情来看,玉米有明显的回调趋势,一方面是山东雨过天晴后,上量增加,价格必然要回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上量减下来以后又增加上去了,从200多车又增长到了400多车。
这说明什么?
说明持粮主体有一定的变现需求,此外也说明持粮主体情绪已经有所改变。
为什么会改变了呢?
近期玉米市场最大的利空就是进口玉米的拍卖,从目前节奏来看,很可能后续要一周两拍的节奏开展,甚至更多。
量级虽然无法预估,但从二拍与一拍的对比来看,后续的量级只多不少。
随着进口玉米拍卖的持续,玉米市场的看涨情绪就有所回落。
另一方面,不止进口玉米,还有市场一直担忧的陈稻谷拍卖可能也快启动了,这两大拍卖一上场,情绪肯定要利空。
所以,当前市场情绪就面临靴子落地前的回调。
第二,玉米行情的逻辑核心逐渐发生改变。
这个我们之前没有提到过,在大多数人认知里,玉米也好,小麦也罢,行情都主要依赖供需、情绪等因素而波动,但其实也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随着阶段性的不同,以及不同因素的波动,行情定价逻辑重心会发生改变。
比如当前来看,玉米的行情定价逻辑就是供应偏紧,玉米余粮少,所以行情上涨,属于现货定价主导。
但随着拍卖的持续,以及小麦的逐渐替代,再加上距离新季玉米收获越来越近,玉米的定价逻辑主导就会发生转移。
也就是替代、拍卖以及新玉米产情的综合定价。
所以我们就不能光关注供需,还要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之所以说是微妙变化,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变化都不是显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而发生变化,市场肯定就要再次波动。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近期玉米又开始出现波动了。
但还是那句话,没必要过分看空,玉米虽然有波动,但底部坚挺,进口玉米拍卖并不是洪水猛兽。
文章来源:新农观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