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玉米收购进入尾声,供应压力减轻,近期玉米现货价格略有上涨,带动玉米期货反弹。展望后市,玉米供应依旧充足,新作玉米播种稳定,但需求不振,玉米期货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收购快于往年
 
  我国去年玉米获得丰收,产量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导致玉米价格跌至近几年低位,吸引贸易商、饲料厂积极采购,目前玉米基层收购进度远快于往年。据监测,截至4月17日,全国13个玉米主产省售粮进度为93%,较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农民余粮不足一成,后期玉米抛压减轻。另外,目前玉米价格不高,不足以刺激贸易商抛售囤货。
 
  另外,日前各地政府公布新作玉米种植补贴办法,继续鼓励农民稳定玉米播种面积。近期东北地区春播已经开始,在没有严重不利天气影响下,今年国内玉米继续丰产概率较大。
 
  进口大幅减少
 
  国内玉米供应充裕且价格偏低,进口利润减少,加上贸易摩擦等因素扰动,近期我国玉米进口量出现断崖式下降。据海关发布的进口数据,3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8万吨,1—3月累计进口26万吨,同比下降96.7%。一季度,国内谷物和谷物粉进口规模在500万吨,同比下降74%。玉米和谷物进口量下降,减少了外来能量饲料对玉米市场的冲击。
 
  下游表现平淡
 
  因需求不振,生猪存栏量不断下降,鸡蛋价格也下跌至近几年来的低点,养殖户扩栏积极性不高,这导致玉米的饲料需求不旺。而且饲料厂玉米库存维持偏高水平,继续采购意愿不强。据监测,目前饲料厂玉米库存可用天数为35.54天,同比增加17.92%。另外,随着小麦和玉米价差缩小,小麦性价比上升,部分饲料企业开始用小麦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再过两个月左右,新作小麦将陆续上市,届时更多新作小麦将替代玉米,玉米的饲料消费将进一步下降。
 
  深加工需求方面,在玉米价格上涨的同时,玉米深加工产品因需求不旺,价格甚至走跌,玉米深加工业陷入亏损,厂家继续采购玉米意愿不强,大多以消耗库存为主,这导致玉米阶段性需求减少。据粮油商务网数据,截至4月16日,96家主要玉米深加工厂家玉米库存总量为588.7万吨,周环比增长0.03%,样本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落至56%。
 
  由于进口玉米占比偏少,贸易摩擦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偏弱,玉米价格主要受国内供需状况影响。目前国内玉米库存高企,且替代品较多,玉米供应无虞。因饲料养殖难有起色,深加工产品需求进入淡季,需求端也无亮点。因此,基层陈作玉米余粮见底只会阶段性提振玉米价格,但中长期来看,玉米期货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文章来源:新农观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