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麦旱情加剧,河南、安徽、陕西等部分地区新季小麦出现中度以上干旱,气象预计未来10天,北方冬麦区降水依旧偏少,陕西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西部等地土壤缺墒将持续或加重,在新季小麦可能减产预期下,小麦价格走强。不过目前玉米价格维稳为主,价格波动收窄,山东用粮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围绕2300元/吨波动,北方港口收购价格在2150-2200元/吨左右震荡,市场相对平静,短期小麦对玉米提振有限,毕竟玉米小麦价差仍维持在100-150元/吨左右。但玉米价格不会一直不温不火,且对于贸易商来说持续不涨价也算阴跌吃利息,那么玉米后市有哪些焦点问题需要关注?
 
  天气扰动,墒情不佳
 
  近10天除江南北部、江汉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偏多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在小麦减产预期下,市场采购新季小麦价格小幅走高,小麦替代压力略有减弱,近期饲料中小麦使用比例基本趋稳,短期小麦饲用量难有进一步增加。此外,东北部分地区能否按时春播也值得关注,日前降水量偏多地区土壤湿度偏高,农民备耕略有延后。气象未来10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局地3℃左右,若持续多雨低温,区域将出现春涝。
 
  轮换量周比下降,采购临近收尾
 
  本周中储粮采购量在2万吨,周比大体持平;销售量在22万吨,周比略增加;双向量在46万吨,周比下降。其中吉林地区双向量明显下降,近期拍卖量多在10万吨左右,早前基本在20万吨以上,不过成交率仍保持在90%以上。此外,销售中仍不乏溢价30-40元/吨的标的,一定上反映出市场长期预期依旧乐观,市场参与度较高。
 
  进口谷物大降,玉米性价比较高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3月我国累计粮食进口量为2270万吨,同比减少40.8%,其中3月玉米进口量为8万吨,同比大减95.1%,一季度总进口量仅在26万吨。本月农业农村部将2024/2025年度玉米进口量预测值下调至700万吨,或预示着本年度进口量难超过配额量。同时广东沿海一带以进口谷物为主的格局或也转变为以国内玉米为主。
 
  综上所述,短期玉米进入平稳期,价格涨跌幅度均不大,长期或仍有一定上涨空间,市场部分远期合同中,报价大体保持逐月递增20元/吨。中短期将有华北腾仓期上量,关注5月下旬小麦定价。长期则在相关替代品以及陈粮轮出节奏等。建议贸易商根据库存情况合理安排出货节奏。
 
 
文章来源:粮油信息网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