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稻谷市场供需形势和行情分析
- 发布日期:2024-07-26 啤酒工业信息网
2019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及主产国极端天气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国际大米主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当前国际大米主流价格较2019年涨幅超200美元/吨。在此外部背景下,近几年国内稻谷市场在经历收储制度改革和去库存政策实施后,稻谷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总体上呈现波动走高的趋势,同时随着供需形势的变化,不同种类稻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价格走势开始分化。回顾并分析近几年国内稻谷市场的变化,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国内稻谷市场供需形势,有利于做好对稻谷价格走势的研判工作。
一、国内稻谷市场供给结构变化分析
(一)稻谷年度总产稳定有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2023年期间,我国稻谷年度产量稳定有降,年度总产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的同时,在政策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如黑龙江实行“稳粮扩豆”工程,湖南等地区鼓励农户改种油料作物)和这期间小麦、玉米较稻谷具有比价优势的影响下,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稳定下降的趋势,2023年稻谷产量较2020年度减少500多万吨。
这期间(除了2021年),早籼稻生产都不同程度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其中2023年早籼稻大面积普改优,而优质香稻谷抗性差,导致品质下降较为严重,同时中晚籼稻在2020年受寒露风和连续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2022年受持续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品质下降明显。
总之,这期间受稻谷供需形势的影响,不同种类稻谷年度产量变化趋势有差异,总体上呈现籼增、粳降的特征。
(二)稻谷库存去化成效显著
从2015年开始,国内稻谷市场在“三量齐增”倒逼下开始推进收储制度改革,相继推出大幅下调托市价格,分品种、年限降价销售托市稻谷库存,定向销售超期储存稻谷等组合拳,取得积极成效。
1.国内托市稻谷库存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3年期间,托市稻谷共销售出库(含定向)超1.1亿吨,托市稻谷收购不足0.5亿吨,稻谷托市库存净减少超0.6亿吨,同时当前结余的托市稻谷库存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库存基本是19年以后收购的稻谷,且85%以上库存在黑龙江;另一方面21年以后收购的托市稻谷,粳稻数量占比85%以上。
2.稻谷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基本完成从“托市”向“兜底”功能的转变,2023年仅黑龙江地区收购托市稻谷100万吨,2024年国家至今未启动托市稻谷的销售,稻谷价格形成主要由市场供需机制决定。2019-2024年期间,稻谷最低收购价随着稻谷市场价格的走高而稳步的上调,这期间早籼稻保护价上调7分,中晚籼稻上调3分,粳稻上调1分,保护价上调的幅度大小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内不同品种稻谷的供需宽松程度。
(三)稻米进出口数量从高位下降
国内进口大米主要是精米、糙米和碎米,精米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以优质籼米为主,用于口粮消费;糙米和碎米主要用于米粉和饲用需求。2021、2022年国际大米主流价格保持低位,进口价格较同期国内的同类大米价格优势明显,同时这两年国内饲用需求旺盛,玉米、小麦价格高位运行,进口的碎米饲用需求也在增加。因此,这两年国内进口大米数量明显增加,2022年达到了619万吨。
随着国际大米主流价格的快速走高和国内玉米、小麦价格走低,国际大米逐步失去价格优势,2023年进口大米数量下降为263万吨,同比减少356万吨。
综上所述,整体上来看,目前国内稻谷供给稳定,供大于需的状态没有发生逆转,这是国内稻谷市场安全、价格平稳有序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国内稻谷供给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另外,不同品种稻谷的供给结构也存在差异,目前的稻谷托市库存以粳稻为主,且大多数存于北方地区,这一特征必然影响着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稻谷后续的价格走势。
二、早籼稻价格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
(一)早籼稻种植面积回升
早籼稻中,普通短粒品种加工的大米直接食用口感不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用于米粉及米制品的加工;优质长粒品种因其在种植中抗性不足、在加工中出米较低等特征,整体上市场价格较高,消费群体特定,消费量总体受限。因此,在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大幅下调后,早籼稻的种植面积降幅较大,2015年早籼稻的年种植面积在8700万亩左右,到2019年降至6600万亩左右。
2020年开始,早籼稻的年种植面积开始回升,2020-2023年期间,年种植面积都保持在7100万亩以上,总产维持在2800万吨左右。促进早籼稻种植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引导,随着早籼稻种植面积的持续下降,国家自2020年开始通过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期间早籼稻保护价上调幅度远高于其它稻谷品种)、实施种植补贴等综合政策来推动早籼稻种植面积提升;另一方面是需求带动,随着米粉等方便制品需求的快速增加,早籼稻市场价格上涨,为促进种植面积回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早籼稻市场价格波动上涨
2020年,从第四季度开始早籼稻价格快速上涨,最高点价格较年初上涨近300元/吨,回过头来分析主要的原因:一是极端天气方面,2020年产早籼稻生产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当季早籼稻的产量和品质;二是疫情管控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影响着物流运输和消费者情绪,国际大米价格和国内其它品种稻谷价格的相继上涨带动早籼稻价格的上扬;三是米粉需求爆增,疫情带来速食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借助互联网直播带货的东风,肠粉、酸辣粉、螺蛳粉等米粉制品相继爆火出圈(有统计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电商平台的螺蛳粉销量同比激增近300%),带动早籼稻整体消费需求的提升。
2021年,随着市场逐步适应疫情带来的影响,在国际大米价格持续走弱、国内稻谷同比增产和市场供给增加(2020年托市稻谷正常销售1723万吨,收购610万吨,托市稻谷净出1113万吨)的背景下,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基本上走出了单边下跌的行情,而早籼稻价格在米粉等米制品和方便食品需求的支撑下逆势上涨,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早籼稻由于需要一定后熟期才适宜加工成米粉等产品,因此米粉企业需要采购储存2-3年早籼稻,这一特性带动着各级储备早籼稻的补库需求,当年产的短粒早籼稻多数由储备企业收储,支撑着早籼稻的价格。
2022年,国内早籼稻价格整体走势相对平稳,当年进口大米数量创新高,国内早籼稻价格在新季的早籼稻集中上市期间走低后趋于稳定,其中优质价格与普通价格走势分化,早籼稻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2023年,是国内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在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国内小麦、玉米和其它稻谷品种价格在上半年都呈现偏弱的走势,而早籼稻价格在上半年保持上涨的行情,这可能跟早籼稻所处的地位和需求结构有关,一是早籼稻产量只占稻谷产量的13%左右,是相对小众的品种,具备走出独立行情的能力。二是早籼稻的终端需求主体主要是两类,他们对早籼稻产品的消费能力受大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一类是优质早籼米的需求群体,优质早籼米价格一般较高,属于高端大米,消费群体一般比较富有;另一类是新增的米粉制品需求群体,如螺蛳粉,据有关统计数据,消费人群80%是青年人,热衷求新求变、IP种草等等悦己消费。
2023年新季的早籼稻集中上市后,受当季普通品种改优质品种的面积大,但优质香稻抗性不强,在经历不良天气后普遍呈现单产低、品质差的问题,阶段性压制早籼稻的价格。进入第四季度,国内早籼稻市场价格一路上涨,主要原因:一是受当季普改优的影响,普通早籼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在米粉等需求支撑下,带动早籼稻价格上涨;二是2023年进口大米数量同比大幅减少,考虑到我国进口大米的种类结构,对国内早籼稻的消费产生实质性的利好,支撑早籼稻价格走高。
2024年至今,早籼稻市场价格整体上保持高位运行,新季的早籼稻生产后期遭遇极端天气影响也支撑着早籼稻市场价格。新季的早籼稻集中大量上市后,市场价格略有回落。
(三)早籼稻价格走势研判
对于接下来的国内早籼稻价格走势,可以从总体供需结构上探讨一下:在需求侧,个人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早籼稻的需求已经阶段性见顶,将进入低增长阶段,一方面优质早籼米消费主体相对确定,另一方面螺蛳粉等米粉快速增长需求放缓,据有关统计数据,2020年(疫情全面爆发当年)螺蛳粉的全产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5%,到了2023年同比增长放缓至11%。
在供给侧,早籼稻托市库存已经基本见底,国内早籼稻的年度新增供给将主要来源于年度生产和进口产品补充,其中受比较收益和政策推动影响,早籼稻的年度产量稳定在2800万吨以上有保障,那么供给的变量主要在于进口,也就是说东南亚普通白米、碎米等进口大米的价格走势对国内早籼稻价格将产生实质性影响。
我们来分析对比一下2022年、2023年国内早籼稻的供需数据,首先两个年度相邻,理论上来说早籼稻消费总量应该相差不大;其次2023年较2022年:早籼稻产量增长21.4万吨,托市成交量增长16万吨(两个年度托市收购均未启动),可知在国内方面早籼稻年度新增供给2023年较2022年增加37.4万吨。在年度需求基本一致,而国内新增供给增加的情况下,2023年度国内早籼稻价格为什么能实现大幅上涨呢?主要的原因在于2023年度国际大米价格的暴涨。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国家大米价格的暴涨导致进口数量的锐减对于国内早籼稻供需产生了实质性利好影响,但可能并不足以支撑国内早籼稻价格短时间内实现超200元/吨的跳涨,国际大米价格快速上涨对各路资本和市场主体看涨情绪的调动不可忽视。
2024年早籼稻生产结构回归常态,可以预想到一旦影响国际大米供需偏紧的因素消失,国际大米价格出现回调,预计国内早籼稻价格面临着调整压力。7月10日,印度商务部长表示,将在考虑供需和价格情况后,就取消一些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禁令做出决定。东南亚大米价格应声下跌,市场在等待印度可能放宽对大米出口的限制。
三、中晚籼稻、粳稻市场价格宽幅震荡运行
中晚籼稻和粳稻同属于中晚稻,具有相同的食用性质,消费上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不同年度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总体上基本保持一致涨跌趋势,但是受各自品种供需结构的影响,涨跌的幅度差异较大。
(一)国内中晚籼稻、粳稻供给情况分析
1.年度生产总量稳中趋降
国内中晚籼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8个省份(8省份中晚籼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85%);粳稻分布地区主要有3 个: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省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和以云南省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和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四省(7 省份粳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85%)。
2020~2023年期间,随着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和市场价格的大幅走高,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增加,同时东北粳稻产区推动“水改旱”,转种大豆和玉米等旱地作物,据有关数据估计,期间东北三省粳稻种植面积从7845万亩降至6785万亩,降幅达14%。
经过种植结构调整,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下降到20660万吨,其中粳稻产量约7000万吨,中晚籼稻产量约10000万吨。同时据最新的农技调度数据,2024年江苏水稻种植面积近3400万亩(较去年增16.4万亩),其中常规粳稻2591.6万亩,杂交稻650万亩,其余为糯稻等品种。
2.托市稻谷库存结构变化较大
经过稻谷收储制度改革和去库存政策的实施,国内稻谷托市库存大幅度下降,库存主要是19年以后收购的稻谷,其中80%左右是粳稻,其余主要是中晚籼稻。
中晚籼稻供给的宽松程度已经远低于粳稻,价格走势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不同年度的中晚籼稻价格走势曲线离散性更大,粳稻价格走势曲线相对集中,反映中晚籼稻价格波动的幅度大于粳稻。当然,中晚籼稻与粳稻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粳稻供需结构也会影响着中晚籼稻价格的变化。
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托市粳稻的库存分布也不均衡,85%以上库存在黑龙江,可以预想到正常情况下,后续以江苏为核心的南方地区粳稻价格波动频率会高于北方地区,但是波动的幅度会受北方地区粳稻供需结构影响。
(二)中晚籼稻、粳稻市场价格同频共振
2019年,托市稻谷分品种、分年限的下调销售底价去库存,在市场需求没有提振的基础上,全年托市稻谷呈现收购量和销售量双增的情况(2019年托市稻谷销售量1259万吨,新增收购量1520万吨),全年中晚籼稻和粳稻市场价格波动弱势下行。
2020年,中晚籼稻和粳稻市场价格均呈现波动上涨的行情,且中晚籼稻价格涨幅较粳稻多,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国际大米主流价格快速拉涨,同时受疫情初期管控,国内出现了几轮抢购大米风潮,在供给结构性下降和消费情绪的带动下稻谷价格走强;二是受综合因素影响,2020年玉米临储库存清零,玉米价格涨至3000元/吨,小麦正式开启全面饲用替代,玉米、小麦价格全线上涨带动稻谷价格看涨情绪;三是受寒露风和连续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南方部分地区2020年产中晚籼稻质量下降明显,而2020年产粳稻呈现产量增、质量好、出米率高的特征,全年中晚籼稻价格涨势强于粳稻。在市场价格的支撑下,2020年中晚稻产区仅黑龙江收购托市稻谷570万吨,而托市稻谷正常的销售量达到1723万吨,为近年来最多的一年。
2021年,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市场价格弱势下跌,基本上与2020年呈现相反的走势,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稳定,大米需求下降而主产国稻谷丰产,国际大米主流价格走出了单边下跌的行情,跌至近年来最低,带动了国内资本及市场主体的看跌情绪;二是稻谷市场化供给大幅增加,首先进口大米数量激增(同比增加68.7%),其次2020年托市稻谷净出库近1200万吨,加上2021年稻谷产量创近几年最高记录,市场化稻谷供给压力大。2021年托市稻谷收购量(主要是中晚籼稻和粳稻)同比大增140%,行情弱势可见一斑。
2020年、2021年国内中晚籼稻、粳稻市场价格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很难单纯从稻谷供需基本面去解释,可能更多的是在疫情等突发不确定性情况下,各路资本对赌和市场主体看涨预期推动价格的上涨,但这种价格上涨若没有供需基本面的支撑,一旦不确定性因素消失,价格会快速回落。
2022年,国际大米价格在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和玉米、小麦价格走高的带动下呈现波动上涨的走势,国内玉米、小麦价格呈现快速走强的趋势(国内小麦价格在接新前一度超过3200元/吨的水平),而2022年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始终保持稳定的走势,只有在当年产中晚籼稻受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存在减产预期的带动下,中晚籼稻价格在年末出现小幅度的翘尾。2022年托市稻谷收购1200万吨(主要是粳稻),而销售出库不到70万吨,国内稻谷市场呈现明显的供强需弱的特征。
2021年、2022年国内玉米和小麦市场价格均出现较大的涨幅,为什么这两年强劲的饲用需求未能带动国内稻谷市场价格上涨呢?一方面是稻谷受营养指标、能值等制约,正常稻谷进入饲用的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这两年饲用稻谷成交量很大,也一定程度抑制了国内稻谷市场行情。
2023年,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上半年均呈现稳定偏弱的行情,下半年价格呈现大幅上涨后回落的走势,其中中晚籼稻回落幅度较小。此轮国内稻谷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是在国际大米持续上涨带动背景下,当时正进入国内中晚稻青黄不接的时期(2021年、2022年两年托市稻谷收购2600多万吨,正常销售出库600万吨左右,市场上流通稻谷同比下降较多;东北部分地区遭遇了水灾),同时7月20日印度政府宣布禁止非巴斯马蒂白米出口(印度碎米和非巴斯马蒂白米年出口量在1000万吨左右,接近全球贸易量的1/5),在各路资本炒作下,市场主体信心逐步增强,国内稻谷价格随着国际大米价格快速拉涨。
其实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的供需基本面均不足支撑价格的大幅上涨,随着新季中晚籼稻和粳稻的上市,虽然2023产粳稻播种面积下降导致产量减少,同时南方中晚籼稻单产和出米也有下降,但是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均从高位开始回调,受当季中晚籼稻质量下降和托市库存少的支撑,中晚籼稻市场价格回调幅度小一些。2023年托市稻谷仅有黑龙江收购了100万吨(同比减少1100万吨,主要是黑龙江地区粳稻),市场上粳稻流通量同比增加较多,后期粳稻市场供给存在压力。
(三)中晚籼稻、粳稻价格走势研判
2024年中晚籼稻、粳稻托市收购价格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不变,也客观的反映出当前国内这两个品种的供给能力。从当前托市稻谷的库存结构来看,国内中晚籼稻和南方地区粳稻的供给压力要小一些,北方地区粳稻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预计难以改变,但这也是国内稻谷市场价格稳定的压舱石。
在目前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2024年国家至今未启动托市稻谷的销售,体现政策面支撑稻谷市场价格态度。对于粳稻:整体上来说还处于供强需弱的行情,但是受供给结构的影响,会出现局部地区阶段性行情。6月初,在需求没有明显回暖迹象和外在因素刺激下,江苏地区粳稻出现了阶段性供应偏紧的情况,支撑稻谷价格上涨,说明江苏地区当前粳稻供需并不是很宽松了。随着区域内四级储备投放市场,稻谷价格回调趋稳,在没有托市稻谷的支撑下,四级储备稻谷的供应能力影响着后期江苏地区粳稻是否能够出现翘尾行情;对于中晚籼稻:目前来看,整体呈现偏弱的走势,随着储备供应市场增加叠加早籼稻大量上市,预计后期震荡偏弱运行为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都处于近几年来相对比较高的位置盘整,与其它年份相比,支撑价格在高位可能有一定的供需基本面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可能是国际大米价格在高位和托市稻谷(正常和定向)未启动销售这两个要素带来的市场预期,需要注意这两个要素变化对稻谷市场价格的影响。(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