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猪下跌淀粉疲软 玉米胆敢独自“狂飙”
  • 发布日期:2023-02-02     啤酒工业信息网
  1月30日首日期货开市,从收盘的结果来看,生猪主力合约(2303)下跌790个点,跌幅高达5.20%;淀粉主力合约(2303)虎头蛇尾,盘中涨幅高达1.3%以上的情况下尾盘一路下挫收盘涨幅仅为0.03%;唯独玉米期货表现抢眼,盘中一度突破2900大关之后收盘上涨31个点涨幅1.08%。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玉米消费端的两个”大客户”——生猪期货以及淀粉期货开市表现均不理想,生猪现货更是在持续下跌之后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在此种前提之下,是谁给的玉米勇气在期货盘面继续“狂飙”呢?此种表现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呢?
  下面我们就结合供需两端对节后的玉米市场作一个简要的分析判断:
  现货市场:购销缓慢恢复,下游消费增长预期不强
  春节长假已过,玉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开始陆续复工复产,但考虑到产区方面尤其是东北产区的“年味”仍在,市场的购销规模虽在恢复但进度相对缓慢,价格市场也因此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眼下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价格市场是风平浪静——伴随着市场购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层售粮再度开启之后,在眼下这个多空并存,激烈博弈的市场环境当中,玉米价格市场仍然充满着诸多变数,不过从短期甚至中期(1-2个月)来看,国内的玉米市场仍然是利空因素占据着相对主导的局面。
  首先我们来看近期购销相对活跃的华北市场。“复工”第一天华北市场由于终端到货量寥寥无几,部分厂家小幅上调价格。不过随后到货量马上有了改善——在随后的几天山东地区晨间统计到车数量平均在500台上下,这样的到货规模虽说较开市当天有了一个相对明显的增幅,但考虑到目前仍处于新粮上市阶段,这样的规模仍然是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而就在这样的到货量之下,居然引起了华北市场呈现出了一个“普跌”的局面。而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目前下游终端企业尤其是深加工(淀粉)企业因产品库存、原料成本高企导致利润不理想等诸多因素迫使其整体备货积极性不足所致。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淀粉深加工行业开工率继续下滑,较节前一周下降11%,开工率仅为32%,达成近四年春节开工率新低。淀粉供应虽有减少,但由于节日期间终端开工率同样较低,淀粉库存不降反升。当前60家主要淀粉企业库存约80万吨,较上周增加10万吨,同比增幅3%。这样的数据客观上也反映出了淀粉产业整体消费能力不足的现状,疫情后的消费市场依然不是特别的理想。
  同样养殖端的情况同样也是不甚理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16日~20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48∶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从养殖利润来看,目前理论上的养殖利润也是处于一个持续亏损的状态,未来仔猪补栏以及二次育肥的积极性都将因此受到抑制。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华北地区率先开动的淀粉加工企业亦或是当下生猪养殖利润的预期来看,眼下玉米市场的下游消费并不理想,且在短期内难有相对明显的改善预期。
  玉米作为一个年产2.7亿吨的大宗商品市场,其价格走势虽有诸多因素的干扰但最终摆脱不了“供应决定趋势,需求决定价格”的铁律,而眼下的玉米下游消费市场,生猪养殖以及淀粉加工作为饲料养殖以及深加工的绝对主力消费端,其整体的表现以及短期甚至中期的表现预期均不甚理想,在这样的消费前景面前想要玉米价格呈现出更好的表现(继续上扬)显然是缺乏驱动力的。
  另外从基层的售粮情况来看,今年的售粮进度尤其是东北产区的售粮进度同样也是远远落后于上年同期的,贸易企业没有大库存,在高价面前均以做流通为主就使得现阶段市场当中粮源的有效流通量更为充足的,从供需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供应充足,需求相对低迷的市场当中,价格想要走强的难度可想而知。
  虽说近期国家相关政策一直在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但经济复苏毕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短期内对于大宗商品的整体拉动能力是比较有限的,现阶段的大宗商品市场包括玉米价格市场更多的是回归到基本面本身当中。而眼下的市场无论是从供应端亦或是需求端,均无明显的利多因素去支撑市场,在缺乏动力推升的背景之下,眼下玉米盘面上的“狂飙”大概率只是一个短期的阶段性表现,甚至有”诱多”的嫌疑。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