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举行的第九届科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陆昊表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上,北京不强调龙头作用,而是着重于市场经济下要素条件的互补。北京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为主,将一般制造业让于周边省市。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就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做出了学术评估。蓝皮书认为,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其对周边的辐射能力很强,龙头作用十分明显。而北京市在京津冀区域内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而对人才、技术、奖金、项目造成的“空吸”现象十分突出。针对这一观点,本报记者特别提问了北京市副市长陆昊。

  陆昊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已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子规划,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也已成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北京将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为主,适当发展制造业,让位一般制造业于周边省市。区域合作不外乎是市场经济下要素条件的互补,北京和周边省市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好的互补性。京津冀区域合作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已经有良好的开端,北京和天津的高速铁路,第二条高速公路,首钢整体搬迁至河北唐山的曹妃甸,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将为今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

  陆昊认为,所谓的北京“空吸”现象只是学术界的观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一定非得强调龙头作用,市场环境下的区域合作才是最重要的,北京非常希望与周边省市有更紧密的合作。

  主办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九届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将于5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并将首次在博览会上举行“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第九届科博会由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