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2006年煤、电、油供需形势
- 发布日期:2006-03-22 啤酒工业信息网
近两年来,我国煤、电、油等资源性产品一度供应紧张,价格一路走高,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今年煤、电、油会否拖住经济发展"后腿",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随着供给的不断增加,以及高耗能行业过快扩张势头得到抑制,总的看,今年煤电油运供求形势将进一步缓解,但部分区域、部分品种、部分时段的紧张仍会存在,煤电油运紧张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朱宏任代表分析说。
煤炭:基本平衡比较宽松
近两年来,我国煤炭尤其是电煤供应一度紧张,一些发电企业甚至因为存煤量不足而被迫停产。居民采暖用煤价格也有所上涨。2006年煤炭供求形势将会怎样呢?从来自各方面的消息看,今年全国煤炭供需将是基本平衡、比较宽松。
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全国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国内需求21.7亿吨,其中电煤12.1亿吨,此外还有8000万吨出口。而去年4月,我国煤矿核定产能就达22.6亿吨。去年一年投产新增能力至少在6000万吨以上。煤炭产能过剩的压力逐步显现。
"据各方面分析判断,今年煤炭供需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比较宽松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全面供应紧张,也不可能出现严重供大于求,但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紧缺或积压。"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判断。煤炭价格方面,自2003年以来,国际煤炭市场连续3年出现了价格回升,每年上升幅度均接近10%。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测,2006年国际煤炭市场的煤炭供应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国际煤炭市场现货价格已开始降价,同时受海运费用降低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年国际市场煤炭交易价格将可能出现小幅下滑。
预测显示,随着我国动力煤进口关税的下调及国际煤炭价格的走低,将促使我国煤炭进口进一步增长,其中仍以炼焦煤和无烟煤为主要进口煤种,预计今年煤炭进口量将达3000万吨。而煤炭消费将进一步集中,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工五大行业用煤比重将达到80%。
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国内煤炭产量的增长势头将会有所减缓,可能出现供求基本平衡、部分煤种季节性过剩,同时交易价格也将会上扬,但稳定将是今年国内煤炭市场发展的主基调。
电力:今年将是拐点2004年我国最大电力缺口为3500万千瓦,2005年缺口为2500万千瓦,26个省份一度因电力紧张而不得不拉闸限电,许多人对此记忆深刻。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将是我国电力供需状况的转折点,电力供需矛盾将会大幅缓解。
"2005年我国电力供需依然紧张,但供需矛盾明显缓和,预计缺口将缩小到1000万千瓦。2006年到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由缺电向基本平衡过渡,除局部地区、高峰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电外,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将出现总体平衡。"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电力新增装机2亿多千瓦,2005年新开工电站规模超过1亿千瓦,到年底发电装机容量突破了5亿千瓦。从4亿千瓦到5亿千瓦仅仅用了19个月的时间,是建国以来电源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连续大规模发电项目的投产,为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以后,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全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预计。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预测,今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出现在一季度,缺口约900万千瓦,主要发生在南方电网和华中地区,主要是枯水期的原因;下半年最大缺口出现在三季度,约600万千瓦,主要发生在华东和华北地区,表现为高峰时段缺口。
王永干介绍说,"去年新增的6602万千瓦装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和南方等电力供需比较紧张的地区,这些机组的投产将对缓解紧张的电力供需形势起到巨大的作用。"
油: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
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直线上扬,国内成品油价格尽管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但也上调了5次,汽油出厂价格累计上涨了17.3%。
"十五"期间,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较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近几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今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将增长5.4%至7%,炼油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与2004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5.3%相比,2005年我国在保持经济10%左右增长的前提下,石油消费却下降了0.5%。同时,石油净进口13617万吨,同比下降5.3%。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2.9%,比上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
"说明价格杠杆起了作用,人们节约用油的意识普遍增强了。"全国政协委员任玉岭说。"下一步应该继续改革和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
鉴于2005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现象表现得相当突出,牵涉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赵小平表示,要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灵活反映国内外市场供求和价格状况。
据透露,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其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方向和原则,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同时,为解决当前工业利润过多地向石油行业倾斜、原油开采行业利润激增而炼油企业大面积亏损等问题,国家将采取提高资源税等财税政策,以调节原油开采行业的涨价超额收入,同时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部分行业和弱势群体的财政补贴机制。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