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润啤酒卖地赚17.55亿净利翻番:高端产品“醴”被指智商税 三年裁员2万人“后遗症”仍未消退
  • 发布日期:2021-08-25     啤酒工业信息网
侯孝海曾表示,“醴”的身上肩负着重要使命,能够突破中国啤酒行业高端化的天花板,突破“啤酒起源于西方”这一固有印象。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突然间同一个品牌的啤酒价格从一瓶几块钱上升到几百块,这样的跨度未免太大。有酒水行业从业人员指出,这款产品即缺少高端品牌背书,也没有历史文化,国际获奖等噱头,其鼓吹的稀缺性也只是源自产量控制,而非真正的产品稀缺性。

“如果雪花随手包装一款五百元的产品,然后市场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那市场上几百块的啤酒、两三千块的白酒早就满天飞了。”业内人士指出,这款酒最终的结果,要么是降价,逐渐中高端化、中端化,要么成为一款有价无市的企业形象酒,用来作为拉高雪花品牌的形象产品和内部礼品,为雪花做其他中高端产品打基础。

关厂裁员“后遗症”

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上任起来,启动大规模多靠关厂及人员优化增加盈利,如今这种“铁腕手段”后遗症仍在。尽管2021年上半年员工字数没有出现变化,华润雪花的关厂裁员“后遗症”依然还在,华润啤酒在财报中披露,2021年上半年,相关的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则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 1400万元。


数据显示,华润啤酒的聘用员工数量从2018年上半年末4.7万人,下降到了2019年上半年末3.5万人,减少了1.2万人。2020年上半年末,这个数字下降到2.8万人,减少了7000人左右。截止2021年上半年末,华润啤酒聘用约2.8万人,其中超过99%在中国内地雇佣,其余的主要驻守中国香港。

这也意味着,自2018年以来华润啤酒员工数量员工人数减少近2万人。这一系列“铁腕政策”也为侯孝海赢得了“关厂达人”的称号,也由此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以及相关诉讼。据天眼查显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诉讼案件中,劳动争议13起。而华润雪花啤酒(长春)有限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达603起,占其所有纠纷的9成以上,剩余为经济补偿金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等纠纷。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