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玉米市场库存情况,却一点都不合适。扑朔迷离的玉米库存正在对企业未来生产预期及市场走势形成严重干扰。

  9月15日,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称受“传言”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前期出现大涨是不正常的。她用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底,我国已向市场投放玉米储备高达3880亿斤的数据解释说,国家有信心、也有能力保证国内玉米市场供应。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然而在现货企业人士看来,拿出3880亿斤玉米之后,由于普遍预期国家库中玉米库存有限,接下来一旦玉米价格继续飙涨,有关方面很可能面临无粮可拍。

  “到底还有多少玉米库存,的确是件非常神秘的事情,但越神秘,各种猜测就越多。”中纺集团油脂公司副总经理赵宪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国储粮很强大?

  经历30多年粮食流通体系改革风云的曾丽瑛,全程见证了中国的粮食价格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化的全过程。9月15日,曾丽瑛在玉米大会上甫一亮相,就向听众端出了一连串的数据来证实国储粮非常强大。

  她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称,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了2460亿斤,虽比上年减产了8亿斤,但仍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尤其是小麦增产了20亿斤,连续第七年增产。而夏粮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米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单产减少,播种面积也下降,预计比上一年减产41亿斤。但就秋粮看,如果下半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有望获得好的增收。曾丽瑛称迄今为止,“玉米我听到的数字有很多,有说增产200亿斤的,有说增产300亿斤的,但没有听到说减产的。”

  曾丽瑛纵论粮食生产大局的目的,在于强调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她表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品种,近年来供大于需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是3600多亿斤,比2008年下降了30多亿斤,根据这一数据,国家粮食局调查发现,2009年玉米总消费量是2967亿斤,比2008年增加了78亿斤。因此,2009年仍然产大于需。而就消费用途看,2009年饲料消费是1930亿斤,工业消费757亿斤。两者消费相加是2687亿斤,占玉米消费的90.6%。

  然而,曾丽瑛称在供大于需局面下,上半年国内玉米价格大涨现象很不正常。“导致上涨局面固然存在成本推动、市场拉动、预期减产、灾害频发等因素,但很大程度上,也与市场以讹传讹的各种传言有关。”曾丽瑛就上述现象向出席会议的企业“喊话”说,“大家都那么相信传言,就会一起把价格抬高,最后囤积玉米的就会受到损失。”她透露,8月份市场一度传言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快要用完了,其实不然,国家的库存是充裕的。

  随后她表示玉米的存储量下降是真实的,但是企业的库存增加了,市场上的供应是有保证的。从最近的销售情况来看,实际的成交率是越来越低,9月14日的成交率不到14%。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