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中国精酿未来发展趋势都在这里了!
- 发布日期:2020-07-23 啤酒工业信息网
今年的CBCE盛会刚刚落下帷幕,啤酒人的热情仍在燃烧,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喜啤士CEO刘俊杰先生以“大变局时代,精酿啤酒创新之路探索”为题的精彩啤酒演讲。
这次演讲通过分析2019年精酿发展大趋势,2020年上半年精酿行业的数据变化,从专业角度剖析了疫情常态化形势下,中国精酿啤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疫情之下精酿啤酒品牌破局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以下内容根据刘俊杰先生在CBCE现场演讲整理。
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啤酒经济
行业大事件
让我们先来回顾2019-2020年间经历的行业大事件!
① 精酿啤酒相关标准修改和实施。2019年4月8日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取消了“生产能力小于18000瓶/小时的啤酒灌装生产线”(属限制类)和“生产能力 12000瓶/小时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装生产线”(属淘汰类)的规定,并于2020年1月1日实施。4月25日,《工坊啤酒及其生产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小微型精酿啤酒生产规范化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② 啤酒原料风险加剧。2020年5月19日,经商务部裁定,我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加上物流、汇率以及单边主义盛行的国际形势等原因,进口麦芽、酒花的风险加剧,啤酒行业对进口原料依赖较高的弊端开始显现。
③ 新冠病毒疫情威胁全球。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以社交消费为主要场景的啤酒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遭受波及。据美国酿酒商协会的调查,90%的受访者生产与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超过60%受访者不得不进行裁员。
2019-2020行业现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019-2020年度啤酒行业的现状。
2019年我国啤酒产量完成3765.3万kL,比上年同期(调整数3724.9万kL)增长1.1%,产量净增长40.4万kL。如以消费量来计算,则2019年啤酒总消费量为3796.3万kL,比上年同期增长0.8%。
从各地区啤酒产量中看出,在产品结构调整阶段,市场表现处于相对稳定态势,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整个啤酒市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第二张图,我们来看一下,2020年1-5月白酒、啤酒、葡萄酒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1-5月内累计产量1263.9万千升,同比下降14.2%。数据显示,啤酒行业受到了疫情冲击。
啤酒高端化趋势
然而,随着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产品升级+产能优化”都已成为当前规模型啤酒企业发展的共识,中高端市场成为各大企业的战略制高点,啤酒高端化产品与精酿啤酒产品重叠度逐渐升高。
当前形势下,大啤酒企业已在市场上进行布局和尝试,开发适销新产品、建设产品新文化、更新产品新包装、制造营销新亮点等等,手段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前店后厂”式的精酿工坊以店内消费现场酿造生鲜啤酒为主,在疫情期间受到冲击,在后续产能恢复上会呈现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因此精酿工坊要认真思考线上渠道,加强开发区域性服务能力,来缓解疫情的压力。
而对中小型精酿工厂来说,本身在初期投资时风险预估不足,疫情之下市场收缩,处境比较艰难。面对这些情况,则需要中小型精酿工厂“修炼内功”,强化内部人员培训及组织内部改革,增强专业水平,同时面对疫情后的市场,要研发新型产品,升级产品体系。
精酿啤酒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020年疫情致使全国乃至全球陷入窘境,对于啤酒行业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的消费渠道和消费形式的出现,给精酿人打开了一扇大门,同时,也对精酿啤酒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挑战:疫情带来的变化
★消费者角度
① 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出现了区别。在疫情期间,部分消费者收入来源不稳定甚至停滞,外贸出口企业大规模的受到限制,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降低了。而以精酿产品为主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在疫情期间仍然能够保证收入稳定,保持消费水平,这就是消费能力的区别。
② 中产阶级对食品质量的要求。疫情提升了大家的卫生意识,同时也让消费者有足够的时间来甄别自己的需求产品,对产品品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精酿啤酒同样面临着品质的问题,更高品质的产品意味着更大、更稳定的市场。
③ 产品综合感受。以前人们去门店,除了考虑产品的质量,还会考虑到门店环境氛围等周边,而疫情期间更多的是采用送货上门的方式,更贴心的服务、更稳定的产品口感等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精酿品牌要增强设备能力、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注重产品包装,提升服务意识,来满足消费者的综合感受。
★市场角度
① 消费社区化。小微商超,社区团购,线上服务配送,是疫情期间出现的新型消费模式。消费社区化的新型消费模式是培育和引导消费者的重要契机,而以新鲜品质为核心,产品差异化、本土化发展则是提升产品吸引力的方向,也是品牌做大做强的起点。
② 渠道数字化。新渠道的诞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渠道数字化让全产业链条链接成为可能。实现渠道数字化就是要与用户私有化相结合,将“厂-商-店-客”全部打通。这就需要品牌做好相应的文化传播、消费引导和营销服务,来拓宽消费市场。
机遇:中国市场需要更经典的本土化产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啤酒消费数据,这些变化在市场数据上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13-2018年间,拉格啤酒仍是国内市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销量约占我国啤酒总销量的 98.59%,中高端拉格啤酒销量占比和零售吨价都在提升,低端拉格都在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国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以拉格啤酒为主的,消费者没有其他产品可以选择,他们的出口宣泄只能在高中低端拉格上。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种类的高品质的啤酒,将精酿啤酒做出经典款式,就能够在当前的市场态势中脱颖而出。
经典与匠心,创新与初心,是精酿啤酒未来发展的破局之道!
何为经典:市场上主流的拉格啤酒就是一款经典的产品,它适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而能够二十年如一日,活跃在中国啤酒市场上。而对于精酿啤酒来说,同样需要做经典。做出经典的产品,就能够顺应市场需求,夯实精酿啤酒消费!
何为匠心:所谓匠心,可以说是生产者酿制经典精酿产品的纯粹精神。一款经典的精酿产品,能够经受市场的考验,接受消费者味蕾的鞭锤,它具有持久的特性,就像一个拉格啤酒能在市场上活跃几十年。
何为创新:创新是精酿产品的灵魂。精酿啤酒的魅力,就在于它各具特色的风味和卓尔不群的性格,它能够体现酿造者的深邃的思想,这是创新的意义。但是创新不意味着短期反复的更新,一款经典精酿产品,要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到它的魅力,长久的在市场上留存。
何为初心:这是做一款经典产品最初的状态,不被固有的想法所限制,一切回归到最初的起点。你的初心是满足玩精酿的体验不断地出新产品,还是为了让大众喝到更好的精酿啤酒?这是每个立志酿制经典产品的酿酒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市场需要更加经典的精酿产品!这是精酿啤酒的机会及发力点!
初心是做经典产品的起点,匠心是做经典产品的态度,创新是做经典产品的手段。做一款产品,酿酒师要明确自己的初心,如果初心是为了让大众喝到更好的精酿啤酒,那就需要用一颗虔诚的匠心来试验,来创新,日复一日的打磨和尝试,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直至一款适合大众的高品质产品诞生。
对于产品的创新,刘俊杰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突出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要成为地域的代表,满足新兴的消费,要有特色的口味和个性的传达。在这一点上,喜啤士技术中心研发的功夫麻椒、琥珀艾尔、中式小麦、青稞小麦、燕麦世涛,包括一些茶类的啤酒,都起到了模范作用,这些产品已经在很多的工厂进行了实验和生产,获得了市场消费者的好评。
那么,要打造市场需要的更经典的本土化产品,应该怎么去做呢?
① 区域性开发。海伦司品牌依托辐射全国的200多家实体门店,垄断式销售自营产品,以资源渠道开发实现品牌效应;莱宝诞生在上海,就在上海做市场,以优势市场实现品牌效应。在优势市场内结合地域性口味或渠道消费习惯,定向选择产品开发,提供优质服务。比如,针对莱宝在魔都上海的地域属性,喜啤士专门开发和设计了黑色兔子水果系列产品,表达时尚和飞扬的个性;针对优布劳,喜啤士针对性研发了浑浊IPA,成为高端的代表。
② 平台型研发。技术性研发并实现生产是创新思维与实践经验并重的高投入型环节,需要大量时间与人员成本积累,是企业发展核心力量,当前行业发展阶段更适合平台型研发。目前,规模化啤酒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但是对于多数精酿工坊来讲,由于体量较小,资金经验不足,独立研发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寻找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是最好的办法,精酿工坊提供需求,由平台进行产品研发。在平台型研发上,喜啤士技术团队已经走在前列,依托团队人员丰富的经验与扎实精湛的技术,已经为国内百余家啤酒品牌进行了服务,研发和转化的多款精酿产品获得布鲁塞尔挑战赛等国际大奖,广受好评。类似的技术服务平台还有很多,如齐鲁工大,中国发酵研究院、江南大学、武汉啤酒学校等。
③ 规模化生产。品种困局与成本之痛是困扰精酿啤酒企业的大问题,在寻求发展的要求下,规模化生产是必由之路。目前来讲,用一套小设备去生产小麦啤酒,出来的成本也要8、9元/L,而应用规模化生产,成本可以降低到更低。另外,每个酒坊与小型精酿工厂要有自己的的特色,大众化的产品要交给规模化生产去做,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特点。
④ 市场化营销。谁能获取更多忠实粉丝,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满意服务,谁就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市场化营销越来越注重客户的综合感受,进而培养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渠道数字化与私域流量相结合,是当前阶段最为活跃、最具成效的方式之一。当然,这些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完成。接下来这段时间,这类服务机构会雨后春笋般的产生,将为精酿啤酒品牌获取数据和市场形成巨大助推力。
大变局中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在结束了疫情后的市场变化和如何做好产品两个话题后,刘俊杰先生在产品核心竞争力上进行了一番论述,观点鲜明且犀利。
消费者定位:从道理上来讲,各个品牌要分析目标消费者是谁,他们的典型特征是什么,有什么消费习惯、消费能力,他们如何分布。但知易行难,各品牌对此中道理很明晰,实施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在这里,刘俊杰先生举了一个成功案例——海伦司小酒馆,海伦司以年轻的学生党或者刚毕业的年轻群体为目标消费者,这类消费者相对而言资金并不宽裕,海伦司以大魄力将200多个餐饮SKU减少到38个,依靠大批量的需求降低了产品的订单成本,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售卖给消费者。在酒馆中,海伦司营造了一个优雅的环境,辅以动听的音乐,贴心的服务,好喝好看的精酿啤酒,为年轻的学生群体量身定制了一个梦想中的酒馆。海伦司真正明确了他们的消费者,价格、装修、风格、服务等都围绕客户展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喜啤士为海伦司研发的葡萄艾尔果味啤酒,日销2万瓶,成为海伦司小酒馆的必点产品之一。
包装风格:啤酒营销,要做到视觉传达、味觉体验、销售渠道、价格与价值的协调统一,包装风格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据尼尔森数据统计,超过64%的消费者愿意仅因包装的创新体验而去尝试新产品。这就告诉大家,进行包装设计时,要注重包装的吸睛度和美观度,尽量避免冷淡风。同时,消费群体的定位决定了包装风格,包装风格一定要与消费群体特征相契合。
口味设计:啤酒口味设计要符合地域性原则,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市场的脉搏。同样是小麦白啤,南方市场或许更认可比利时风格,北方市场更认可传统德式风格;使用桂花、花椒等地域性原料可能会受到更多青睐,这都是口味习惯造就的。这就要求精酿品牌方做消费者口味调查和市场调查,用切实的数据来制定计划,而不是随心所欲。同时,口味设计要兼顾专业原则和消费者原则,在细节上体现价值,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用心。
销售渠道+传播方式:精酿产品进入商超和餐饮,能否引起顾客的兴趣,价格是否合适,这都是精酿品牌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在精酿产品的营销传播上,精酿品牌方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市场匹配度,专注和缩小战圈,用有限的宣传费用和销售能力,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需要的条件有很多,我们可以从网上查到很多类似的关键词,但是往往繁琐复杂且专业,刘俊杰先生提到,在谈产品核心竞争力时,一定要明白什么是产品。
什么是产品?有的人说,我的酒就是产品,这个表述是不贴切的。真正的产品应该是酒液、产品包装、消费者综合感受的集合。尤其是综合感受,是当前消费者非常重视的元素,从产品到服务,从视觉到味觉,甚至包括周边的环境,消费的情绪,都是综合感受的组成部分。精酿品牌要想一下,自己的产品能否带给消费者完美的体验?
要做好产品的综合感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供应链体系开始,产品结构、市场份额、生产规模、仓储物流等方面都有着严苛的条件,这还没说到后续的销售和服务,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精酿人必须抱起团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打造中国精酿啤酒品牌。目前,喜啤士已经成立了中国精酿啤酒品牌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广精酿文化,服务于中小精酿品牌,集合整个行业的资源,为发展中国精酿贡献力量。大变局时代,精酿人要用心服务于消费者,以生存求发展,以品质筑经典,用产品表达匠心,以创新实现初心,最终实现中国精酿崛起于世界的梦想!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