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酒协啤酒原料委员会理事长张五九:改善国产大麦的“性价比”才是解决国产大麦产业发展之道
- 发布日期:2020-07-23 啤酒工业信息网
7月16日下午,由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主办的,“洞察先机·逆势生长”—2020’中国啤酒行业年度峰会隆重召开。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五九向与会代表做了“中国啤酒原料行业现状及建议”的主题报告。对我国啤酒原料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行业现状阐述了对未来啤酒原料行业发展的建议。特别是面对国产大麦产量不断萎缩,张院长结合全球大麦贸易情况及国产大麦产业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改善国产大麦的’性价比’才是未来解决国产大麦产业发展之道”等观点。
我国大麦进口情况
张院长表示,2019年度啤酒大麦进口量为593万吨(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75万吨左右用于啤酒酿造,其余进入饲料及其他食品行业)。其中,澳大利亚进口量为231.6万吨,占比约为39%。受“双反”的影响,澳大利亚与2018年的418万吨相比,澳大利亚进口量下降44.58%。加拿大和法国大麦进口量之和有所提升,2019年(264万吨)较2016年(136.6万吨)增长93.27%,较2018年(225万吨)增长17.33%。未来加拿大、法国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大麦主要进口国。
同时,张院长结合世界及主要出口国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进口大麦供应上存在的潜在风险。即大麦澳大利亚2017年出口我国648万吨,同期法国及加拿大出口565万吨及192万吨相加为757万吨,(648/(565+192)*100%=86%),如果我们继续按照同等数量改从法国及加拿大进口,是否能满足国内生产?
为了让与会代表对进口大麦现状有更清晰的认识,张院长用了四句话进行简要总结。
大麦进口仍独占;
澳州独树半边天;
加法能否来替代;
自己端饭最保险。
国产大麦生产情况
张院长指出,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我国国产大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迅速下降态势,2018年全国大麦(青稞)总产量仅为95.65万 吨。据调研,我国大麦产量中,进入啤酒酿造环节的大麦占比约为30%左右,即约为60万吨,我国啤酒大麦的供应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谈到国产麦芽行业的逐渐萎缩,很多业内人事可能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受国内品种单一且品质较差等科研程度低的影响。但张院长指出“科研是解决国产啤酒大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自2008年以来,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我国啤酒大麦品种的选育能力和水平,品种的酿造品质显著提高。在育种技术方面,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航天搭载、早代无损伤鉴定、异地加代等技术综合运用,育种周期缩短,已经选育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啤酒大麦品种,如垦啤麦号、甘啤号、苏啤号、扬农啤号、云啤号、浙啤号、蒙啤号、单二、花系列等,共计100多个品种。
针对国产大麦现状,张院长同样也给出了简要总结。
种植广泛;
逐年下降;
仍在努力;
为何不行。
啤酒麦芽行业情况
1)国内情况
张院长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麦种植面积下降,逐渐向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集中(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中西部(如河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麦芽企业仅依靠国产大麦勉强维持。麦芽生产企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形成了以中粮、永顺泰等行业龙头企业,5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数量减少。随着我国啤酒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啤酒使用麦芽比例逐渐提高。随着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麦芽行业企业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麦芽出口量稳步提升。啤酒麦芽品质不断提升,出口单价也呈现出上升态势。
2)进口情况
2019年,我国麦芽进口量为1.06万吨,较2018年增长2.28%,均为特种麦芽;进口德国的麦芽量最大,占比为42.81%。进口德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麦芽量总和占总进口量的83.89%。进口麦芽的平均单价为674.74美元/吨,较2018年的713.21美元/吨,呈现下降趋势。
用量逐年减少;
出口逐年增加;
特种麦芽挺好;
进口补充需要。
啤酒花行业情况
2019年,我国颗粒酒花进口量为3975.77吨,较2018年4800吨减少17.59%,也是颗粒酒花近三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其原因与中美贸易摩擦,酒花的关税提升到25%有一定关系;进口酒花中,主要用于规模化啤酒企业使用,精酿啤酒占比相对较小。我国酒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相对稳定态势;需要加强香型酒花培育和生产。
世界种植越来越多;
中国进口有所减少;
国内种植比较稳定;
特色香花需要加强。
张院长谈及啤酒原料未来发展时,给出了如下建议
扶持国产大麦,保障啤酒工业原料供应安全
张院长指出,近几年,为保障啤酒工业原料供应安全我们进行了开源和政策上的努力。比如引进俄罗斯大麦;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中国酒业协会协助通过我国啤酒行业人大代表递交了的提案《关于加强国产啤酒大麦产业发展,降低原料国际依存度,促进我国啤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等,但我们也会思考,为什么国产大麦不受欢迎,很大原因是综合性价比偏低。而改善国产大麦的“性价比”才是解决国产大麦之道。
张院长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改善国产大麦的“性价比”的系统性工程。
1、国家政策
张院长认为,国内应实行倾斜性政策,加大对大麦种业的投入力度,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同时,对于利用干旱、半干旱、冬闲田、盐碱地等土地条件开展恢复性大麦生产,增加生态保护补贴投入,激发地方政府、农垦企业、种植业从业者种植大麦的积极性,尽快扩大国产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
2、全方位长产业链的质量保证
从种子、栽培、收获、运输、储存等全产业链,施行现代农业,即种植规模化,耕作机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等。
3、制麦酿酒系统逐步适应(工艺及装备)
在制麦酿酒系统中,啤酒企业、麦芽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装备企业等应共同完成从进口大麦生产麦芽向进口大麦与国产大麦并重生产优质麦芽的转变改善国产大麦的“性价比”。
在国内啤酒花产业方面,他建议为把酒花这个“饭碗” 端在自己手中,应适度增加特色酒花种植,开展酒花新品种选育是非常必要的。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