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勇解局:2020年中国啤酒业发展建议
  • 发布日期:2020-07-19     啤酒工业信息网
 在行业总量阶段性企稳趋势下,啤酒行业仍然面临着消费市场总量下降,以及结构性调整进一步深化带来的竞争压力,行业亟待解局。2020’中国啤酒产业年度峰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针对当前面对的热点问题,为今年啤酒行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问题一:疫情为什么对白酒影响最小?
  数据显示,今年1-5月,T9白酒企业(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劲牌、郎酒、牛栏山等9家白酒行业头部企业)所在省份(四川、贵州、江 苏、山西、北京、湖北)市占率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可见疫情对高端白酒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何勇秘书长表示,这绝不是盈利水平决定的,最主要的是消费场景。相较而言,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更适合于个人享受型的消费场景。此外,知名白酒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的产品差异化,在各自领域已经形成的高粘性消费群,及其先天基因、品类合力、文化合力等,这些值得啤酒的领先企业学习和借鉴。
 
问题二:关于健康化与风味的冲突?
何勇秘书长认为,健康化诉求会得到大幅提升,但也要避免步入极端化误区。啤酒企业在开发健康化产品的同时,也需要对啤酒产品的风味和口味作出适度的把握。
他还建议,把握健康化的分寸和尺度要建立在啤酒风味和感官体验的基础之上,以损失或降低消费体验为代价的健康化产品,必是死路一条。“风味是卖点,颜值即正义——成功的产品缺一不可”,何勇如是说道。
 
问题三:关于电商化与直播带货?
对于时下火爆的电商化和直播带货,何勇秘书长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消费行为打破了啤酒电商化率的瓶颈,使啤酒消费渠道变革迎来“拐点”,增量可期。但同时,何勇秘书长也提醒,直播带货虽是风口,但其背后也有着坑位费+流量费+佣金的巨大成本,啤酒企业不可过度依赖。
 
问题四:原料危机会不会来?
今年5月,商务部裁定澳大利亚大麦存在倾销和补贴,反倾销税率为 73.6%,反补贴税率为6.9%,合计税率80.5%,征收期限为五年。这些,对原料依赖度长期高企的啤酒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是否会造成原料危机?
对此,何勇秘书长解释道:此次双反调查从2018年11月即已启动,给予国内啤酒企业和制麦企业较为充分的心理预期,企业在采购渠道和原料储备上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预计2020年内不会有较大影响。但按此时限,我国啤酒业的原料使用习惯将会彻底改变,澳麦可能会不可逆转地被淘汰出局,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等国的大麦适合酿造啤酒的量均不大,但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饲料大麦的需求,中短期而言,进口大麦价格可能保持稳定。但受物流、汇率以及进口国的产情等因素影响,进口啤酒大麦单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啤酒产品结构变化带来大麦需求质的变化,供给的点变化非面变化,不会出现2008年啤酒原料危机的状况。
针对2019年啤酒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88%的现状,何勇秘书长表示,凝聚更多的行业共识和力量,有必要下决心改变我国啤酒产业原料依存度过高这一短板。
 
问题五:为什么建立中国啤酒的文化自信?
针对中国啤酒文化自信这一问题,何勇秘书长强调,就使用大麦酿造啤酒的历史而言,中国远比西方要早很多年。即使从现代啤酒工艺和技术发展的真实情况看,中国也仅比西方少300年,中国啤酒有自信的底气。
何勇秘书长进一步解释道:啤酒制造工艺是世界通畅型工艺,并非独门秘籍。发展至今,中国啤酒业无论从技术、质量、装备、品牌各方面,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当前,啤酒行业最需要培育的是消费者的文化自信,而这必须先从行业文化自信做起。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