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凝心聚力,聚焦主业,发力供给端改革。公司精酿啤酒体验中心、柔性生产线等创新项目成功运营,推进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开源节流,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着力“双主业”协同发展,着力“双引擎”共同驱动,总部开发建设工作取得突破,啤酒文化产业发展日臻成熟,智慧运营水平不断提高;优化资源配置,破除无效供给,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018年主要工作亮点:
 
(一)、 逆势而上稳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长7.33%,首次突破40亿元;利润总额4.65亿元,同比增长81.03%;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97.68%;创历史新高。
 
(二)、精准发力强管理。实现吨酒毛利同比增长6.93%,比销量增长率高4.48个百分点;工厂KPI指标优化率达79.17%;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1.96个百分点。
 
(三)、改革创新出成效。实现啤酒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2.12%、1.12%;智慧运营加速升级,劳动生产率提升13.28%,线上订单交易占营业收入超10%;专利授权26件,同比增长69%;牵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等12项。
 
(四)、强根固魂促发展。突出加强企业党的政治建设,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及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企业风控能力明显增强,干部担当作为意识进一步提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2018 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营销改革,实现营销质量与品牌建设双提升
 
1、优势市场稳中有升。集中资源开拓生产厂所在地市场和优势市场,实现核心区域稳中有进。完成销量123.96万吨,同比增长2.45%;第一品牌销量完成16.37万吨,同比增长3.27%。惠州、东莞、佛山等9个大区和东南事业部超额完成任务,广东市场占有率达31.60%,其中珠三角区域市场占有率36.70%,提升2.9个百分点;佛山、东莞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3.50%、43.90%,分别提升3.8和3.6个百分点。
 
2、薄弱市场成效初显。以厂家为主或客户为主并举,推进深度分销模式,市场终端掌控能力不断增强。北方事业部推进河南市场、夜场渠道由客户主导向厂家主导转变,分别实现销量同比增长49%、24%。西南事业部加快产品转型,推出棕色瓶装纯生1997,实现纯生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50%,珠江0度罐装产品实现销量同比增长16%。对粤西、湖南等薄弱市场开展“深调研”,对症下药,在粤西市场加强乡镇渠道管理和服务;湖南市场引进珠三角核心客户,加快郴州、长沙、邵阳等市场开拓步伐,实现销量同比增长5.30%。
 
3、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定“三线”产品,形成“3+N”的产品组合,不断增强产品结构层次性、互补性,促进消费提档升级。以珠江纯生为利润增长点,以珠江0度为规模拓展点,以雪堡、精酿、原浆等高端特色差异化产品为效益突破点,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吨酒收入、吨酒毛利分别同比提升4.75%、8.50%。其中,完成珠江纯生销量43.21万吨、易拉罐34.90万吨、珠江0度6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74%、7.95%、1.10%。
 
4、渠道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全渠道全覆盖,实现线上线下、到店到家全消费场景联动,基本实现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进一步完善全渠道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加大高端差异化产品开拓力度,满足消费升级多元化需求。充实餐饮渠道专职业务员队伍和促销员队伍,开拓餐饮新点9.6万个。提升高端渠道布局,把研究和开拓精酿啤酒商业模式、精酿啤酒销售上量作为2018年的攻坚工作之一,深化厂商合作,建成总部精酿啤酒体验中心和白云机场T2航站楼雪堡酿体验店,增强消费体验,构建精酿啤酒消费体验新模式项目荣获第一届广州国资国企创新大赛中“最佳人气奖”;开拓高端餐吧、星级酒店等高端渠道315家,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统一商超渠道产品价格,逐步统一管理跨区域的连锁系统。在夜场渠道推广金色纤体罐等,在珠三角区域推出瓶装原浆,进一步增加桶装鲜啤的销售网点,抢占市场先机。
 
5、数字营销逐步形成。依托“互联网+”,高标准推进O2O销售渠道建设及推广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现代化营销网络建设及平台建设等,构建数字营销。深化“一瓶一码”应用,以订单管理、会员运营(积分商城)、终端门店数字兑奖三大系统撬动智慧运营,初步搭建起新零售组织架构,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互动消费。数字营销项目荣获“羊城工匠杯”广州市首届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奖。
 
6、品牌传播不断深化。深化“啤酒+音乐”“啤酒+体育”的品牌内涵,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推动珠江纯生品牌与轻摇滚音乐、足球等元素相结合,持续开展珠江纯生生啤酒派对、明星秀等活动80余场;把握世界杯体育盛事,以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实现品牌曝光量超1841万次。推进珠江0度品牌与篮球元素相结合,连续4年赞助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打造珠江0度痛快闪体验店品牌活动,品牌曝光量超380万次,活动入选2018年广东十大企业营销项目。推动雪堡品牌与爵士音乐元素相结合,赞助广州爵士音乐节,举办爵士音乐会20场;亮相2017-2018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上海国际精酿啤酒展、世航大会、云栖大会等各行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活动,打造啤酒行业高端品牌形象。珠江纯生荣获2018年广东十大影响力企业品牌。
 
7、两支队伍共建共进。不断加强业务员队伍建设,实施完善营销业务人员岗前生产管理系统交流学习的培养模式。完善业务考评体系和考核激励办法,立目标、定红线,激发干事创业团队活力。加强营销人员培训,组织培训超3万人次,进一步提升营销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加强经销商队伍建设,构建凝聚共识、权责清晰、步调协同的厂商关系;发挥VIP客户理事会的互促互利作用,厂商合力破解市场难题。
 
(二)、聚焦创新驱动,实现科技创新与品质管控双优化
 
1、创新机制释放新活力。以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评价和奖励办法》, 持续推动形成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表彰一批创新成果科研项目、专利、论文,评选科技进步奖、专利技术奖、科技论文奖110个。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国际认证酿酒师、中高级酿酒师、国家级品酒师、科技人员等技术团队达755人;56人次分别获评广州市产业
 
发展与创新人才、海珠区创新创业人才、南沙工匠、南沙专才等荣誉,主体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2、科研成果实现新转化。科研投入达1.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4%。推进基础研究,新增项目50项,在研项目132项,其中与慕尼黑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结题42项,2项市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推动科技创新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效益,开发的酒花干投冷萃取技术、糖化煮沸蒸汽高效利用技术、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建立的酵母性能精准评价体系等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助力提升行业国际化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5%以上,实现雪堡黄啤、美式IPA、瓶装原浆大生产,开发德式小麦啤酒、冬季姜汁啤酒等6款新品。珠江纯生啤酒系列入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升级消费品,雪堡双料IPA、明月苹果酒、雪堡茉莉花茶啤酒荣获国内3项大奖。
 
3、行业引领取得新突破。引领国家行业标准化管理,牵头制定的《纯生啤酒》团体标准和《啤酒机械术语》行业标准正式发布,牵头起草《苹果酒》等3个团体标准获立项,参与制修订《啤酒》《啤酒大麦》《工坊啤酒》等7项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加快孵化育成科研平台,新增省市级研发平台3个,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认可实验室的首次监督评审。积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形成自主核心技术,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25件,其中授权专利119件(含发明专利29件)。南沙珠啤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4、品质管控取得新进步。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国家、省市产品抽检合格率100%。质量KPI指标得到100%优化,工厂微生物指数优化1.88%,产品生物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工厂理化指数优化7.27%,其中高级醇含量降低13.37%,饮用舒适度明显改善;深化风味一致性研究,建立精准操作模式,完善啤酒氧化控制方法,优化糖化设备清洗工艺等,风味一致性达85.10%。
 
(三)、聚焦运营管理,实现全生产链与服务效能双加强
 
1、运营水平不断提升。夯实基础管理,以目标为导向狠抓落实,以问题为导向查缺补漏,以结果为导向优化绩效,不断提升全生产链运营水平,吨啤酒三大费用同比下降2%。强化产销协调管理,高效整合生产资源,坚持以销定产,科学排产,合理控制库存,确保市场有效供应。强化工厂绩效管理,全公司24项可比的工厂KPI指标中,19项指标得到优化,优化率为79.17%;以项目制强化目标管理,稳步推进价值工程项目、职代会签约项目等,实现降本增效;坚持节能环保,各项物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综合能耗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纸箱损、易拉罐损分别同比下降13%、12%;水耗、电耗、标煤分别同比下降5.21%、2.78%、7.90%;南沙珠啤获评环保诚信企业(绿牌)等荣誉。强化设备管理,推行并健全设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和设备状态评估体系,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和供应商服务平台,维护成本进一步下降,荣获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强化采购管理,针对原辅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采取优选订购周期、优化比选机制、新材料应用等手段控制采购成本。强化废旧物资精细化管理,加强投入产出对比分析,严格价格监管。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坚持“能位匹配”原则,完善招聘管理,拓宽招聘渠道,新招录大专以上学历员工71名,完善人才结构,充实人才储备;优化岗位配置,推进一岗多能,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3.28%;完善内部不同职系、不同岗位的人员交流机制,生产、管理岗转营销等岗位45人;珠江啤酒学院组织培训570期,培训6850课时,培训16384人次,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启动薪酬与绩效体系优化项目,进一步完善薪酬绩效激励机制。
 
2、智能水平不断提高。优化以工业4.0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推进MAXIMO系统升级,实现与WMS、OA、BI及ERP系统数据集成,提升运营效率;研究电子采购平台项目,推进采购管理业务数据化;推进“一瓶一码”项目,南沙、从化“一瓶一码”项目顺利投入运行,打通数据全链路,产品扫描率达99%以上,累计向市场投放二维码产品超1亿瓶(罐)。推进激光射码及视觉检测系统升级,实现O2O项目与立库系统对接,立库运作效率提升24.24%,全年峰值出库量及吞吐量分别同比提升22.30%、15.50%;推进物流标准化升级,板酒运作率达70.24%,同比提升9.82%。公司荣获广东省供应链标杆考察基地、广州市第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广州市2018年信息化先进企业等荣誉。
 
3、风险管控不断增强。查隐患、堵漏洞、立长效,优化风险管控。强化规章制度、招投标、合同等审查,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26份,有效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公司荣获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以及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称号。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查找突出问题,研究对策建议,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启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构建集中核算及资金统一调配支付平台体系,防范资金风险。根据增值税政策变化落实采购价格调整,减少税费1378万元。推进审计从监督评价向增值改善转变,完善内部审计结果运用考核机制,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整改督促检查,开展项目审计19项;加强重点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以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确保项目规范顺利运行。
 
(四)、聚焦融合发展,实现酿造主业与文化产业双升级
 
1、产能布局持续优化。实施啤酒产能扩大及搬迁项目,推进东莞新增年产酿造30万吨和灌装10万吨项目,进入设计实施阶段。建成国内行业首条智能柔性生产线,实现不同包装形式产品一体化、智能化生产,小批量产品生产效率提升30%,满足多元化、订制化市场需求。
 
2、总部开发持续推进。成立总部开发建设协调推进工作小组,完成总部自主改造地块城市规划设计,启动重新评估地价、补交土地出让金等工作,推进工业用地向商业用地的转变;探索总部合作开发建设模式。推进保留建筑开发工作,完成包装车间设计招标,不断完善汽轮机间改造报建方案,完善总部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奠定总部开发建设基础。
 
3、文商旅业联动发展。完成南沙参观走廊项目建设,联动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和南沙生产基地,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打造广州文商旅精品。博物馆举办节日主题、科普教育等活动近40场,接待参观人数约3万人次,同比增长20%;强化博物馆教育功能,增加中学生职业体验课、研学旅行等教育型课程,获评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年度优秀科普基地。文商公司深化文化创意类商业定位,新增招商面积4698平方米,举行啤酒厰(Beer Cube)品牌发布,推进文化创意与啤酒产业融合发展,举办“2018啤酒廠•琶醍玩啤假日”啤酒节,承接广州设计之夜暨2019春夏广州时尚周、广州设计周、广州潮流文化周等国际性盛事,打造啤酒廠•琶醍新IP,持续擦亮广州城市文化新名片。琶醍公司培育婚庆宴会新业态,举办婚宴及商务宴会71场;新增文化创意工作室、特色餐饮等12家,目前入户商家达56家,实现营业收入7433万元、利润总额330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7.61%、6.57%。
 
(五)、聚焦企业党建,实现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双促进
 
1、坚持政治建设统领。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查摆问题24条,落实整改措施41条。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召开党委会11次,组织开好3次公司级民主生活会,全体党员干部参加警示教育活动,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加强思想理论引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指示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宣讲活动148场,实现学习全覆盖。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7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讲党课18次,举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知识竞赛,切实增强理论水平和思想武装。
 
3、强化宣传文化建设。把握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政务平台权威公信力、自媒体创新传播力,形成强大宣传矩阵,《广东国资》《每天快报》《穂府信息》《国资简报》采用公司信息62篇;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南方日报》《信息时报》等省、市主流媒体盛赞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成果;珠江啤酒亮相《发现中国: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头啖汤》《广州品牌故事》等中央、省、市级大型纪录片,展现企业发展成果和员工干事创业精神面貌,彰显民族品牌魅力。珠江啤酒获评广州市“四十年•四十品”质量品牌40强。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的选拔任用程序要求,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依事择人。制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选拔工作方案,选拔总工程师、营销总监、总法律顾问三位公司高管。试行中层干部竞聘机制,组织海丰公司总经理职务竞聘工作。培养、考察、提拔中层干部5人,轮岗交流12人,免职1人。开展2017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工作,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在全市127个市直单位中排38名。加强干部监督考核,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整治工作,公司领导干部不作为不尽责民主测评总体评价较好,2484个项目不满意率仅为3.50%。
 
5、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党组织工作标准》,制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开展党建工作品牌、主题党日活动优秀案例推广、星级党支部评比、党支部书记公开承诺等活动,酿造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入选《广州市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优秀案例100例》,酿造厂党支部获评广州市星级党支部。深化第一品牌建设书记项目,开展社区推广和路演活动2978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新党员9人。
 
(六)、聚焦员工福祉,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双丰富
 
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员工收入同比增长8.12%;加强企业年金管理,实现公司、南沙珠啤年金收益累计分别增长39.63%、35.06%;推进普法工作,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科普与指导;探索和推进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利好政策推送到人、落实到人。坚持民主管理,推进厂务公开、专项调研等工作,采纳实施基层良好作业方案148条,合理化建议等975条,让员工当家做主。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各项活动,保障员工安全。持续改善交通车、住宿、膳食等服务质量,交通、膳食支出2341.63万元。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稳定用工社保与岗位补贴等276.34万元,慰问和补助患病、困难员工等1015人次,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126万元,实现普惠精准关怀。尊重员工价值创造。开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各项劳动竞赛53项,参与员工达3891人次。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组织“青年大学习”“明珠书香”读书分享会、岗位技能比武等创新活动10余项,在青年思想引领、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方面打造一批基层团建品牌项目,公司团委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争先创优平台,新增“何志标技师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达7个,3个技师工作室分别荣获省市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广州市工匠和人才创新工作室;设立“以匠心造匠品 工匠精神我传承”线上专栏等,深入挖掘、表彰企业先进典型,表彰星级员工114名,1人获评“最美羊城工匠”荣誉称号。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