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啤酒品牌势力分布与发展前景!
- 发布日期:2018-05-18 啤酒工业信息网
近三年年中国啤酒行业持续低迷
中国啤酒产业的引入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啤酒工业在中国的出现,在这之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啤酒产业都属于引入时期,酿造技术和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力、喜力、科罗娜、嘉士伯等外资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啤酒产业进入上升期,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啤酒总产量以20%的速度继续增长,1995年产量1568.6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同时,由于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优胜劣汰的现象开始体现,啤酒企业的数量在这一时期开始减少。
1998年以后,中国啤酒产业的发展开始进入成熟期,啤酒产业开始向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成为兼并、收购的对象,同时啤酒消费进入低增长时期。1998年开始,青岛、华润和燕京三大啤酒集团开始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圈地行动,拉开了全国市场战略竞争和行业大整合进程。外资企业开始对中国市场发起第二轮竞争,并采取了不同以往的竞争方式。外资企业抛弃了过去使用的并购、合资等经营方式,转而采取与国内啤酒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参与竞争。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啤酒行业总体可保持近10%以上的增长,2009-2013年受国内四万亿投放的刺激,总体仍然保持5%-10%的增张;2013年以来,行业开始进入下滑通道:自2013年我国啤酒市场产量达到5061.5万千升的高点以后,2014-2016年的三年间我国啤酒整体市场持续低迷,产量不断下降,2016年为4506万千升。
到了2016年下半年,阶段性的增速出现了正增长,2017年1-10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3988.1万千升,同比增长0.2%。分析认为,中国啤酒行业高增长时期已过,行业逐步步入成熟期。
2017年中国啤酒品牌势力分布
近十年来,我国啤酒行业集中度得到了显著提升,2015年行业CR5不足50%,截止2016年,国内啤酒行业排名前五分别为华润雪花(25.9%)、青岛啤酒(600600)(17.6%)、百威英博(16.2%)、燕京啤酒(000729)(10.0%)、嘉士伯(5.0%),前五大啤酒厂商占据了74.7%的市场份额。其中嘉士伯占比5%位列第五,虽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与龙头差距较大,未来市场份额扩大存在一定的挑战。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啤酒行业的规模优势使得行业集中度在自然情况下稳定提升,然而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龙头企业占有率仍然不高,行业主导者未出现。数据显示,在全球啤酒销量前20国家中,委内瑞拉、阿根廷、南非、墨西哥、哥伦比亚呈现寡头化发展,其CR3非常高,达到98%以上;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美国、波兰等国的CR3也达到了80%以上,只有英国、越南、德国呈现小规模分散化发展,集中度比我国低。
甚至有部分国家已出现绝对龙头企业,比如百威英博在美国的份额达到54%,与份额第二企业拉开37%的份额差距;巴西、阿根廷的绝对龙头也是百威英博,分别占到68%、75%,较第二名高出58%、52%的份额;萨博米勒则是哥伦比亚、南非的绝对龙头,分别占据90%、98%的市场份额。
还有部分国家呈双“龙头”的寡头化发展,比如墨西哥(市场份额前两位分别占58%、40%)、加拿大(市场份额前两位均占40%)、日本(市场份额前两位分别占38%、33%)、乌克兰(市场份额前两位分别占33%、27%)、法国(市场份额前两位分别占29%、28%)等。
可以看到,2014年以前整个啤酒行业处于大品牌企业跑马圈地、收购兼并的阶段,从竞争的角度看高费用投放使行业盈利能力低下,然而,随着啤酒市场消费接近天花板,国内啤酒企业之间零和博弈,同时面临外资的侵蚀,竞争压力较大,在消费量见顶背景下,营销拉锯战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低下,吨酒价值显著低于国际成熟国家水平。
美国啤酒行业发展经验显示,行业主导者出现有望使行业迎来利润拐点,行业格局改善后价格存在提升的潜力,同时竞争趋缓费用存在下降的可能,盈利能力存在提升空间。对比国外未来不排除走向“大鱼吃大鱼”的寡头格局,实现从CR5→CR4→CR3的转变,届时竞争格局改善,费用率有望随之降低。
未来中国啤酒产业前景预测
从过去高增长时代进入调整期新常态,这将是短期内我国啤酒企业将面临的现状,从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出台如酒驾、八项规定、露天烧烤大排档清理等政策措施对啤酒的产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传统啤酒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不断出现的低酒精饮品成为了啤酒替代品,这也是造成啤酒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
从人均啤酒消费量来看,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约34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与德国相比差距更大,人均啤酒消费量还存在一定上升空间,但是空间相对有限。数据上也可以看到,2016年下半年啤酒产量下滑趋势有所减缓,从量来看啤酒行业进入调整期。
因此,我们预计中国啤酒需求量在未来3年将基本保持稳定,预计中国啤酒行业2018-2020年的需求量在4520万千升-4900万千升范围内波动,到2020年啤酒的产销量将达到4830万千升,回升至大约2011年的产销量水平。
不过,尽管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人均消费量的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从短期来看,目前行业的格局已经逐步稳定,未来3-5年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格局逐步稳定的当下,企业要寻得新的增长点,势必要靠价格来驱动。随着消费升级的进行,产品结构不断的走高,龙头企业有望享受更多的毛利。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