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部:国内玉米供应向偏紧发展
  • 发布日期:2007-06-28     啤酒工业信息网

农业部昨日发布市场监测信息预测,虽然2006/2007年度国内玉米供给总量有所增长,但是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玉米全年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长4.6%,预计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2006年全国玉米总产达到1.45亿吨,比上年增长4.4%。由于去年价格上升,玉米种植收益明显好于大豆( 3204,-13,-0.40%),预计今年国内玉米生产形势依然看好。根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将增加3%左右。目前,东北玉米春播基本结束,播种总体进展顺利。

  农业部预计2006/20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6.2%。其中,当年新增供给增长4.4%。总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4.2%。其中,饲料消费增长1.6%;食用消费减少6.9%;工业消费增18.8%。加上出口,预计年度玉米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4.6%。由于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增加。但由于工业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由于畜牧业逐步恢复,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交易再次活跃,产区带动全国玉米价格上涨。目前,产区农户待售玉米较少,畜牧业对饲料需求将继续恢复,农业部预计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的可能,但上涨空间不大。
  
  国际市场方面,全球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库存大幅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2007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为6.98亿吨,比上年度略增0.3%。全球玉米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将达到7.27亿吨,增长3.3%。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减少到9320万吨,下降23.9%,库存消费比12.8%,远低于安全水平。

  国际价格止跌回升,国内外价差再度扩大。2006年下半年,国际玉米价格开始持续上涨,到今年2月达到近10年的最高价位,之后玉米价格保持高位波动。5月份,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每吨比国内同期玉米港口均价高出585元,价差比上月扩大了108元/吨,主要原因是近期国际海运费大幅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国际玉米价格坚挺,国内外价差过大,将对大连市场产生拉动作用。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