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G价格暴涨后终回落逾1/3却为解决气荒问题埋下隐患
- 发布日期:2018-01-05 啤酒工业信息网
天然气需求回落与政府大力调控形成的"合力",终让一个月内增长3倍的国内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在近一周内下跌了逾1/3,却无形中打击了关键的LNG上游投资市场。
LNG价格断崖式的回落,首先与其工业用户的天然气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自11月中旬供暖出现天然气供应是缺口以来,各地政府为保民用气会逐步推出限气政策,占天然气用量六成以上的工业用户纷纷被要求停工保民用,国内整体的天然气需求量随之有了明显的下滑。此外,随着中国传统春节的到来,部分在生产的工业下游也将陆续停产。
而从供应端来看,国内LNG上游和进口LNG都仍有增量预期,但整体增量有限。1月中旬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将迎来正式运营;而从12月27日开始,土库曼斯坦输送到中国输气量达到1亿立方米/日,比此前增加了约3000万立方米/日。
上述种种意味着,随着供需矛盾缓和,未来两个月LNG价格再次破万的概率明显降低,但价格预计不会持续下降,会随着天气和工业用户的需求变化而上下波动。
实际上,此次冬季天然气价格“失调式”的忽高忽低,并非全部反应市场需求,而是与天然气定价的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缺乏标杆价和相关政府的监管,拥有巨大利润空间的LNG生产端身处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甚至出现LNG贸易商炒作和刚性用户的囤货。
由于涉及到众多天然气消费端的利益,LNG迅速上涨的价格迅速引发了政府层面的有力调控。12月20日,华北地区LNG价格过万后,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大庆分公司等17家企业开展天然气市场价格专项监督调查。同时,华北和西北地区多个城市的政府也召开了关于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提醒告诫会。
此次LNG在气荒危机中呈现的“过山车”趋势,更反映出了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健全,利用限制工业用量和行政命令降低LNG价格,虽在短期内缓解了天然气消费终端的燃眉之急,但打击了上游LNG生产商投资市场的积极性,造成了价格的恶性循环。
所幸,问题已在解决当中,一位任职于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内部人士表示,近期国家可能会出台关于促进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文件,在多方面予以鼓励国内发展储气库、LNG接收站和管网互联。“在今年保供不出问题的前提下,明年更不能出问题。”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企业展馆
啤酒人才
招聘 |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