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奴餐饮“商业贿赂案”牵出啤酒业渠道潜规则
  • 发布日期:2017-03-06     啤酒工业信息网
 
 
 
河南巴奴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陷入的“商业贿赂案”将啤酒行业渠道竞争的潜规则呈现在大众面前。
日前,在2017年郑州市工商局工作会上传出消息,巴奴因商业贿赂案被查处。《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由巴奴与郑州英鑫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鑫酒业”)签订《酒水订购合同》所致。协议要求,英鑫酒业向巴奴的5家门店提供百威三款产品,并需支付巴奴品牌渠道使用费75万元。在合作期间,巴奴上述门店所有啤酒不得外购。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表示,上述案例不仅仅存在于啤酒行业,多个行业均存在这种情况,几乎是公开的秘密。面对激烈的渠道竞争,啤酒品牌为了扩大餐饮终端销售,往往会与终端强势门店达成相关协议。不过,随着我国啤酒行业朝中高端方向转型,场景化消费、个性化消费逐渐凸显,各大啤酒品牌在渠道上的竞争也会呈现新的变化。
“公开”的潜规则
记者查阅郑州市工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了解到,2015年6月27日,巴奴与英鑫酒业签订《酒水订购合同》。双方约定,在2015年7月8日~2016年7月7日,英鑫酒业向巴奴的5家门店提供百威金尊、百威纯生、百威精品等酒水。英鑫酒业须支付巴奴品牌渠道使用费75万元,即每家门店15万元,期限12个月,以啤酒抵付方式进行支付,合作期内先首付一半,另一半在剩余的合作期内按月度平均金额从酒水账款中抵付。合作期内,巴奴这5家门店所有啤酒均从英鑫酒业购买,不得外购其他产品(巴奴店面顾客自带酒水除外)。
当地工商部门认为,巴奴与英鑫酒业协议商定,英鑫酒业以上述方式取得巴奴5家门店销售啤酒的独家供货权,实质是通过商业贿赂的方式为英鑫酒业争取交易机会,排挤了其他啤酒经营者公平参与竞争,客观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其行为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以及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九条,决定对巴奴罚款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7.5万元。
巴奴随后发表声明称,随着巴奴品牌的发展,为了让顾客得到更好的体验,巴奴调整了部分品牌,并根据合约解除部分到期商品的合作。在合作期间,此商品供货商按照双方约定,向巴奴店面支付的场地租赁费,以及巴奴为该商品提供促销宣传、货柜展示、人工费用等实物报酬,不涉及任何的商业贿赂。
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还构不成商业贿赂。不过,如果工商部门最终认定属于商业贿赂,他们会接受处理。
记者致电巴奴了解事情详情,对方称一切以声明为准。同时,记者多次致电英鑫酒业并发去采访函,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忙碌中。截至发稿前,记者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记者,上述情况在啤酒行业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啤酒品牌为了扩大终端销量,大多会同终端客户签订此类协议。”
据山东省潍坊市啤酒经销商文予生透露,这是啤酒经销商扩大销量的常用手段之一。“其实就是一种排他性协议,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垄断目的。行业内也称为‘买店’。不过,如果最终销售目标没有实现,或者竞争对手举报,协议双方就容易产生纠纷。”他还告诉记者,如果做不到买店,很多啤酒品牌也会通过免费赞助设备、返利等形式进驻强势终端,并占据有利销售位置。
另有多位啤酒经销商告诉记者,对于这样的协议,他们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协议能带动销量,有利于啤酒品牌落地。另一方面,它也存在很多风险,包括日后的销量评估以及投入之后的跑单风险。
方刚表示,对于啤酒行业而言,线下渠道是主要的销售渠道。而线下渠道又可以分为餐饮终端和流通终端。其中,餐饮终端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通过对该渠道的培育,能够使啤酒品牌落地,并增加销量。因此,啤酒品牌对餐饮渠道的争夺很激烈。”他说,很多啤酒品牌都希望能够对某区域的餐饮渠道进行封锁,实现最大化的销售。
布局中高端或引发渠道变革
而在英鑫酒业抢夺巴奴这块优质餐饮终端的背后,是国内啤酒业在渠道上的激烈厮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6年8月开始,国产啤酒产量结束了长达25个月的下滑,出现了连续五个月的增长。我国啤酒行业在2016年累计产量达到4506.4万千升。另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啤酒进口数量为64.6万千升,进口额达到6.7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0.1%和15.8%。
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并购整合以及扩充产能之后,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寡头时代。目前,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等五大啤酒巨头占据了我国啤酒市场80%的份额。
方刚认为,啤酒渠道由一个个线下终端组成,进而形成销售。巴奴牵出的“商业贿赂”案件就是啤酒企业争夺线下强势终端的表现。但是,对于啤酒行业巨头之间的渠道竞争,往往是通过并购来实现。“地盘有多大,品牌就有多大。像百威英博这样的国际巨头,它们在国际市场的渠道开拓可能是以‘洲’为单位。而对于国内巨头,则是以省份为单位。”他说,收购同行企业,就是为了取得包括渠道在内的垄断优势。
不过,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行业调整,啤酒行业在渠道的竞争出现了新的变化。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啤酒消费需求正在向高端转移。在2015年,中高端啤酒销售额同比分别增加7.6%和24.9%。其中,高品质淡啤占比从2010年的10%上涨到2015年的23%。
方刚表示,我国啤酒产业向中高端转型是大势所趋,而转型背后也会引发渠道的变革。
他认为,中高端啤酒更加重视品质和产品特色,需要满足更多个性化和碎片化的消费者。特别是进口啤酒和精酿啤酒,大多不再拘泥于买店、包量等传统意义上开拓渠道的办法,而是以产品黏性为突破口,强调场景化消费和个性化消费,通过借助互联网工具的传播,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它们从消费者身上获取更多信息,并反馈到产品上。这与传统渠道竞争的打法是不一样的。”
四川省成都市主营精酿啤酒的厂商王睿告诉记者,他们很少采取“扫街”和买店战略,而是注重圈层文化,强调产品和口碑传播。武汉市精酿啤酒经营者王帆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利用事件营销和品牌联合的办法制造更多曝光,增加客户黏度,进而促进产品销售。”他说。
不过,线下渠道的抢夺依然是啤酒行业未来竞争的焦点。“各大啤酒品牌为了现有存量和未来增量,不得不一边在传统渠道的红海里搏杀,一边在以产品和消费者为重心的蓝海里寻找。这种情况仍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方刚说。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