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过后,以大连期货市场的上扬为导火索,国内期、现货玉米市场走出了一波上扬的行情。近期玉米成为国内农产品经营企业所推崇的热门产品:期货市场热炒乙醇概念,热炒国内供求拐点的问题;现货市场农民开始惜售,贸易商动作积极。面对这样一种市场形势,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现象,并对国内市场作出较为实际的判断,是国内贸易商和饲料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大家对国内玉米市场的普遍看法是上扬,笔者也同意这样的基本判断。但是,我们还不能据此轻易地推断出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大幅度上扬的结论。我国玉米市场能否出现供求的拐点,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来配合,最主要的就是今年我国以及美国玉米生长期间的天气问题和禽流感疫情的演化问题。
 ◇当前我国玉米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数据资料,我国玉米的供求基本平衡。除非发生大的意外,一般不存在大的供求缺口,也就是说不具备大幅度上扬的最基本条件。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估数字,2005/2006年度,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为1.34亿吨,总需求量亦为1.34亿吨,供需基本平衡。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需求数字里面有600万吨的出口需求。据我国业内专家的数据,本年度我国玉米总产量为1.35亿吨,国内总需求为1.26亿吨,国内产量大于需求900万吨,需要靠出口来解决。实际上,根据目前国际玉米市场的价格水平,我国实现顺利出口是比较困难的。根据笔者了解的最新国际玉米市场报价,我国玉米出口到韩国的最高到岸价格在140美元/吨左右,折合人民币综合成本在1130元/吨左右。据此,我们可以倒推出我国玉米的出口离岸价格,也就是大连的港口船板平舱价格。根据目前大连港口1300元/吨的船板市场报价,出口是无利可图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明白,目前出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已经没有拉动作用,如果我国的出口预期少完成100万吨,那就意味着本年度国内玉米供应过剩100万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我国玉米要想实现顺利出口需要有国际市场的配合。
从上年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看,国内玉米的消费已经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我国玉米市场已经彻底告别了严重供过于求的时代。笔者通过对一些玉米主产省份的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民已经很少将玉米用于口粮储存,除东北个别地区以外,我国农民基本上全部将收获的玉米在当年的市场上进行销售,结转库存较少,这种情况出现的结果是国内玉米的供求对当年的产量依赖性加大。去年秋收期间,我国玉米主要生产地区出现了灾情,这给国内贸易商对于去年的实际产量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玉米市场稳定上扬的行情。但是,我国玉米出口受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较大,此外,还有国家政策取向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玉米市场还没有完全摆脱政策市场的影子。
◇ 目前玉米涨价含有一定炒作成分◇
笔者认为,目前玉米价格上涨的过程已经包容了一些炒作的因素,实际上它已经体现了国内玉米的一些潜在需求,或者说有一点过了。笔者提出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第一,这次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过程首先发生在期货市场,然后是现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又是通过某些计划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割的交易商来实现的。这种变化违背了需求拉动供应的规律,不是销区需求增加拉动现货价格的上扬,而是产区现货价格的上扬促使销区价格被迫同步跟进。
第二,最近国内玉米价格上扬有一个很重要的炒作题材是玉米酒精和玉米淀粉需求数量的增加,但我国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饲料及养殖业。美国农业部的预估数字是1亿吨,我们自己的预估数字是9200万吨,无论哪一个数字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饲料及养殖业正处于春节以后的低迷期,禽流感的阴影并没有散去。据笔者了解,今年饲料企业实际的销售数量同比下降30%左右,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近期国内玉米的需求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国内大豆市场来佐证。根据海关统计数字,2006年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到货数量只有170万吨,2月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开工率很低,但同期国内豆粕市场并没有出现短缺,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饲料消费的下降。此外,2005年我国用于生产酒精的玉米总需求只有280万吨,今年很难出现翻一番的数量。
不过,对于禽流感的问题,我们也必须理智地看待,禽流感目前的影响是禽类养殖的下降;但是,如果禽肉生产的下降需要用其他肉类生产的增加来弥补的话,它所带来的饲料需求就有可能是增加而不是下降。如果禽流感疫情引发国内养殖业养殖方式变革的话,也会带来饲料需求的增加。当然,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最为主要的是利益调节,我们需要在充分观察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动态以后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合理的判断。
  ◇麦价将会抑制玉米市场过度上涨◇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小麦市场完全属于政策市场。2005年麦收以后,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低迷,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加大产区收购力度,降低出库数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储粮总公司以1400元/吨的指导价格,托市收购130亿斤小麦。此项政策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形成了目前产区价格高、销区价格低,产区小麦外销数量有限、产区收购企业亏损的局面。笔者调查了一些企业,好多企业去年收购的商品小麦仍压在手中,综合考虑仓储、银行贷款利息等因素在内,每吨小麦亏损在100元以上,这客观上反映出国内小麦市场供应的过剩。据此,笔者仍不看好国内的小麦市场(如果今年出现重大灾情除外),这样,小麦价格将成为抑制未来玉米价格过度上扬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北方的玉米价格接近1400元/吨,发到江浙地区的成本将在1500元/吨以上,和目前这一地区1350元/吨左右的小麦价格相比,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 玉米期货市场空头集中多头分散◇
从目前大连玉米期货的持仓情况来看,空头集中,多头分散:截止到2月20日,持仓前10名持多单90550,净多单:36023;持空单113553,净空单:86642。持仓前20名持多单148548,净多单:54726;持空单186597,净空单:108523。持仓前50名持多单200012,净多单:50309;持空单236544,净空单:102377。在空方,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有现货背景大集团。在多方,我们却还不认为会有可以接下期货仓单的投资商;除非现货市场支持,否则期货价格就很危险。需要关注后期的市场演变以及相关的因素。
  ◇天气成为玉米市场主要影响因素◇
前面分析中提到,笔者同意关于国内玉米市场基本向好的看法,但是,笔者也提到国内玉米出现供求拐点的问题,也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行情。这种观点的主要根据就是我国的玉米生产已经连续两年是丰收的年景,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已经达到极限(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600万公顷),连续两年的单产提高也使得国内玉米单产增长的潜力得到了极致发挥。连续两年的丰收,是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努力自然对提高单产有利,但是不可能是无限度的。
我们必须清楚,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玉米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改变,一旦天气不利,玉米市场大起的行情将立即出现并将带动小麦。因为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大背景不允许国内的粮食产情再出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下一步经营商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今年的天气,影响今后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今年的天气,今年3月份以后的天气情况将影响到今年的小麦产情,也影响到今年的玉米播种,进而会影响今年的玉米产量,并且影响大行情是否出现。
在最近和业内同行交往的过程中,笔者也听到有关我国进口玉米的问题,有些人士认为,玉米进口可以打压国内的市场行情,但是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笔者只赞成玉米出口困难,使得出口对玉米价格的拉动作用减小;一旦我国进口玉米,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将是重量级的,反过来,这种重量级的影响又会波及国内的行情,笔者提醒经营者必须清楚这一点。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