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中晚稻供应充裕 价格或维稳难升
  • 发布日期:2013-11-29     啤酒工业信息网
 
 
   11月份,安徽无为地区中晚籼稻收购基本结束,收购企业入库较为零星。总体上看,2013年收购期较往年延长,新粮多转为政策性粮食库存。市场收购价格低开,托市收购启动后,受政策提振,市场价格上升到最低收购价格附近保持稳定,不同收购主体执行价格差异明显,目前市场价格高于去年同期0.02-0.07元/斤,价格上涨政策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一、市场价格整体稳走,收购质量要求提高
 
  市场监测结果显示,安徽无为县今年中晚籼稻开磅价格低开,开磅价格只有1.20-1.25元/斤,低于去年同期的1.27-1.29元/斤。中晚籼稻全面上市时,受启动托市收购政策的提振,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到11月底中晚籼稻收购进入扫尾阶段时,中等质量标准收购价在1.30-1.35元/斤,收购后期价格保持稳定。目前,市场价格较开磅价格不同程度上涨,高于去年同期0.02-0.07元/斤。托市收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按1.35元/斤的挂牌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价格上涨超过10元/斤,超过8%;社会粮食企业按随行就市价格开展收购,价格低于始终托市收购企业。收购期间不同性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出现分化,收购价格初期相差在0.02-0.03元/斤,后期价差有所扩大。收购要求水分达到14%,质量方面达不到国标的,开始折斤或扣价,收购质量要求明显较往年严格。
 
  二、政策性收购占主导,粮源流向集中
 
  由于低价进口大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成为常态,中小型米业受到的冲击加深,今年新粮上市时,大米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意愿降低,收购积极性受到打压。同时今年因中晚籼稻在生长阶段遭遇持续高温,局部地区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早熟品种,上市初期米企收购试加工的情况,结果今年中晚籼稻质量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出米率为60%-62%(去年可以达到65%),质量较差的仅为58%-59%。 在去年6月份以来中晚籼米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收购新稻加工新米,本大利低风险高,市场收购行为变得谨慎,对于成本的控制将从严把握。托市收购启动后,市场粮源转为政策库存,政策性占据主导。
 
  三、市场粮价上涨,粮农增收有限
 
  中晚籼稻刚上市时价格1.20-1.25元/斤,低于今年最低收购价1.35元/斤,与农户的售粮预期相差较大,粮农种粮积极性受挫,惜售心增加。9月中下旬,为了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国家及时启动了托市收购,提高了中晚籼稻的底部价格,拉高了中晚籼稻市场购销价格,农户售粮价格提高,惜售减弱。今年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整体上高于去年同期0.02-0.05元/斤,按每亩单产1000-1100斤计算,每亩增收30-50元,因粮食种植成本逐年上升,不考虑人工成本上涨的因素,今年农民种植中晚稻难以达到 “增产增收”,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预计中晚籼新季晚稻收购结束后,社会粮食企业中晚籼稻库存库存大幅降低,短期内可满足自身经营需要,后期粮源农户手中相对集中,但数量不大,总体上年内中晚籼稻市场供应充裕。低价进口大米影响持续,本地大米外销不畅,米价难以上升,稻强米弱格局依旧,2014年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提高幅度将是近期中晚籼稻市场价的最大利好。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