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观察:街边售货亭新年禁售啤酒
  • 发布日期:2013-01-05     啤酒工业信息网
俄罗斯路边货亭出售酒精饮料。
俄罗斯路边货亭出售酒精饮料。
世界人均啤酒消耗量数据,颜色越深代表消耗量越大。世界人均啤酒消耗量数据,颜色越深代表消耗量越大。

  对许多俄罗斯人来说,啤酒是一种同可乐相当的饮料,并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他们认为新年的第一天应该从一瓶啤酒开始。然而,如果他们事先没有储备好啤酒,又不想大动干戈去超市走一趟的话,从今年起他们将无法在离家不远的街边货亭买到啤酒。这相当于在所有中国的小店内禁售可乐。

  根据梅德韦杰夫2011年签署的法律,自2013年1月1日起,从晚上11点到早上8点将停止出售一切酒精饮料,其中也包括先前不在禁售名单中的啤酒。与此同时,在街边小摊、货亭和机场、火车站和加油站等场馆也将禁止出售啤酒。人们将仅仅能在商店和超市里买到啤酒,而在深夜,能买到酒精饮料的场所仅限于饭店、酒吧和咖啡馆。

  俄罗斯街头有出售各种商品的货亭。据莫斯科贸易与服务局数据显示,在莫斯科有将近1万座货亭,其中一半出售蔬菜、水果等食品,另有4000-5000座货亭出售啤酒等饮料。在新法律生效后,这些货亭将转而出售克瓦斯、可乐和矿泉水等饮料。

  日本麒麟食生活文化研究所每年公布世界啤酒消耗数据,从数据上来看,俄罗斯远不是人均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相比人均啤酒消耗量居于全球前列的捷克、爱尔兰和德国,俄罗斯属于“啤酒小国”。然而,俄罗斯的人均啤酒消耗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每年因酗酒导致的酒精成瘾、精神失常和死亡的病例也比“酒精大国”多出很多,而啤酒在酗酒问题中起着相当的作用。长期以来,俄罗斯法律并没有将啤酒划入酒精饮料的范围,造成许多禁酒令无法约束啤酒的销售,更使得俄罗斯民众将啤酒视为与可乐相当的软饮料。啤酒广告十分普及,未成年人更是从小就饮用啤酒,并经由广告的灌输,认为啤酒在社交和体育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提神醒脑,改善身心状态。

  自2005年起,根据有关法律,在啤酒广告中禁止使用人和动物的形象,法律同时也对广播和电视中啤酒广告的播放时间做出了限制。2011年7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签署法案,限制酒精饮料的出售,并正式从法律上承认啤酒是酒精饮料。根据签署的法案,将酒精饮料售卖给未成年人的售货员将被处以罚款和劳改教育。

  俄罗斯“反酗酒与毒品”基金会主席奥列格-季科夫表示,仅仅对酒精饮料进行禁售还远远不够。“应当将酒精饮料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抹去。在大超市和连锁店,酒应该被摆放在特殊的货架区。人们需要在特殊的货单中进行挑选,之后才能买到酒。只有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杜绝未成年人购买酒精饮料。” (文/高原)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