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业面临战略机遇期
  • 发布日期:2012-12-18     啤酒工业信息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宣布,将于2013年启动我国在农产品加工领域首次实施的“973”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主体,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谈及此次“973”项目设立的缘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表示,未来30年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现代农业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回顾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农业具有产品生产与经营商品化、生产装备与管理工业化、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动力科学技术化、组织与服务社会化、生产发展可持续化、投入与补贴福利化,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全程补贴、提供保护与服务等现代意义上的内涵特征。”戴小枫认为,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

  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社会工业、城市、市场的发展,没有非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在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需求。”戴小枫说,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了我国农业产业链条中产后部分十多年来的大发展,即农产品加工业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

  据统计,30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总体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年底总产值已达到14.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7∶1。

  戴小枫介绍,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流等)则进入近似指数增长的井喷式高速发展时期,进而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成为农业产业的主体和支柱。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产品加工业逆市上扬,高位支撑着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的高速发展。”戴小枫说,这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接替产业和支柱产业。“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GDP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战略机遇和抓手。”

(郑金武)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