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天促成项目签约,一年建成投产。燕京啤酒昆明生产基地的建设,创造了当年投资、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燕京速度”。

  “燕京速度”的背后,体现的是燕京啤酒务实高效的企业作风,嵩明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倾心服务,检验的是优化投资环境、优质高效服务的真正成果。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从2009年7月到10月,嵩明县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争取省市各级各部门支持,成功促成了燕京啤酒对嵩明县的4次考察……

  2009年8月26日,县经贸局从昆明市投促局知悉,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一行12人即将到昆明考察,并计划在昆明地区选址建设年产40万吨啤酒建设基地。但此次燕京啤酒的考察活动并未将嵩明列入其中,且考察时间只有两天。“时间短、准备急,但只要有一分的机会和希望,就须作出万分的努力。”县投促局在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当考察团踏上昆明考察之旅,县委、县政府领导率领县几套班子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已经第一时间守候在接机通道。

  投促局工作人员在考察团入驻的酒店房间摆放了盛开的鲜花,并附上县委、县政府温馨的贺卡和祝词,附有县主要领导联系方式,热忱欢迎燕京啤酒到该县考察。

  由于考察路线及时间安排紧凑,该县几经争取,终于得到在机场餐厅举办推介会的机会,并热情邀请考察人员一行到嵩明考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考察团12位成员被深深感动了。最终,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正清、企业管理部部长尹祚屏留了下来,随县领导赶赴杨林工业园区考察。

  全力服务 保障生产

  当考察团成员来到杨林工业园区时,天上下起了大雨。在大雨中,县领导和工作人员陪同考察人员相继看了几个地块,当县领导和工作人员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大家的衣服基本上都湿透了,鞋子上也沾满了泥土。

  “我们已很难记清,县委、县政府领导为燕京啤酒项目开了多少次现场办公会;县投资促进局为燕京啤酒项目跑了多少次省市有关部门,跑了多少次项目现场;水务、交通等部门多少次来到项目现场,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县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嵩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热情周到的服务下,考察活动结束才1个多月,10月13日,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与嵩明县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决定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嵩明县杨林工业园区,新建年产40万吨啤酒生产基地项目。

  2010年12月28日,燕京啤酒(昆明)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啤酒项目正式在杨林工业园区竣工投产。

  投产以来,企业所在地并没有降低对该公司的热情服务,相反,各级部门对该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由于公司所在地杨林工业园区企业较多,用电用水量大,自公司投产以来,用水、用电不稳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得知这一情况后,相关部门立即安排确保公司的用水、用电,保证了企业能稳定生产。

  在此基础上,该县确定了电力供应双回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保证了公司的用电需求。在资金扶持上,公司也得到了省、市、县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补助市级信息化建设资金50万元、市级新型工业化资金250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优质的服务加上有力的保障,使企业生产迅速步入快车道:2011年,公司产量达到114888吨,营业收入达2.04亿元。今年1至8月,产量达到117059吨,产值2.8亿元。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嵩明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由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转变,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靠引进带动力强、附加值高、见效快的大工业项目,打造产业龙头,培育产业集群。

  该县积极打造“软实力”,营造招得进来、落得下来的招商引资环境。坚持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知名企业和著名商标企业等,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项目。

  “令我们欣慰的是,燕京啤酒(昆明)有限公司已成为嵩明县招商引资的一个成功典范。燕京啤酒落户嵩明后,带动了一大批食品饮料企业相继落户嵩明、落户杨林工业园区。投资3.5亿美元的康师傅饮品来了,珍茗金龙水、骥丰酸角汁来了,伊利牛奶也来了……食品饮料集群、汽车产业集群、装备制造集群、新型材料集群一个个产业集群正在嵩明悄然形成。”嵩明县经济贸易和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说。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