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2-08-29 13:104430

  近些年,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据2012年1-7月数据显示,全国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41.32亿元,同比增长17.25%,预计2012年我国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将在3200亿元以上。

  我国现有农机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800余家,但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约翰迪尔一家企业的总产值。具备研究能力的企业不足200家,仅占规模企业的10%。我国农机产品的品种为3500种左右,仅为国际农机总数的一半。大型农业动力和高端复杂农机具依然严重依赖进口。技术原创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持续创新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

  一是我国农机技术原创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支撑农机新产品开发。高校相关学科的萎缩,重要前沿和原始性创新匮乏,生物、信息、自动智能化高新技术与工程技术缺乏融合。很多农业装备技术研究院所转变为企业后,其所承担的共性、公益性技术供给职责大大弱化,院所缺乏投入的动力和供给的积极性,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能力难以发挥。随着国外研究储备能力的不断释放,若不能跟进技术创新,我国同国外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二是我国农机企业科研能力弱,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创新的能力不强,研究、开发、生产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运行模式,产研、产学处于一事一议的松散合作阶段。

  三是国内多元长效机制缺乏,持续创新投入能力不足。农机科研投资体系不完善,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装备技术的持续创新开发与应用。

  我国农机发展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共性关键技术,搭建技术示范平台,促进企业从仿造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从注重引进技术向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与集成创新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向加强以重大产品为中心的成套技术集成创新转变,将有力地增强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