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三一重工流传裁员 或为“过冬”手段

2012-07-05 17:086460

  7月4日,有媒体称三一重工大面积裁员,有近30%的人被辞退或者辞职。受此消息影响,当天三一重工的股票下跌了4.1%,收报12.85 元。

  随后,三一重工回应称,公司有正常的流动,但没有大规模裁员,并表示基于公司良好的成长性,三一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裁员。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跟你说一句话,裁员30%,绝无此事。”

  空穴来风?

  短短半年内,市场已两度爆出三一重工裁员的消息。

  早在今年1 月,由于部分员工质疑三一重工“工资改革”方案,不少媒体爆出“三一重工将大幅裁员并降薪”的消息。三一重工相关负责人曾公开予以否认,称公司现有员工约6.8万名,如裁员30%,将有2万多人下岗。上述人士还表示,今年三一不仅不会降薪裁员,还有计划给员工加薪,同时继续招聘新人。他表示,三一并未如外界揣测那样资金紧张。

  此次不少媒体称,三一重工一名装配钳工近期向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公司确实有近30%的人被辞退或辞职,“当时去人事部办离职都是排着队的”。据报道,辞退原因是上班时间睡觉、驾驶室卫生没打扫干净、累积旷工三天等“小缘由”,而辞职则是因为传统“计件工资制”的多劳多得向“综合工资制”的优劳优得转变,令一线工人收入变相削减。对于此次员工再次爆料,该公司有中层干部表示不可信:“一个员工哪里能知道全公司的情况,三一员工有上万呢! ”对于排队说,他也不认为能说明什么,因为大公司,办什么事都要排队。之后记者联系了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跟你说一句话,裁员30%,绝无此事。”

  三一重工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呈爆发式增长,而三一重工每年都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去年起,针对行业发展放缓的情况,公司也有意识地控制了员工数量的增长。而公司基于严格的绩效考核以及企业与员工的双向选择,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据调查,中国制造业当年的平均离职率为20.5%,而三一重工近年的离职率在5%~10%。截至2011年底,三一重工员工5.1万人,员工离职人数在2500~5000人之间,属于正常。

|||

  市场寒冬需求突围?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全球经济紧缩和中国经济稳健调控的背景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2012年很难延续高速发展势头。而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产品销售预计仍有较大增长。综合来看,2012年对于工程机械来讲是错综复杂的一年,也可能是强弱更加分明的一年。从市场反应情况来看,国内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寒意,甚至低调到几乎没人愿意出来对今年市场发声的程度。

  从2011年开始,工程机械各类产品下游需求大幅下降,下游客户资金抽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客户,一些工程机械制造商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销售模式向市场激进营销。零首付大大降低了客户的进入门槛,使他们在竞争中往往敢于低价获取合同,在现在市场需求下降、大量设备闲置的情况下,极大地冲击了市场。一旦市场不好,还款风险增大,最终承担风险的是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银行。“如果低首付、零首付的企业销售模式不改进,整个行业无序竞争,即使能融到资金,最终也将失去市场份额。”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公开表示。

  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低迷的状态,行业内开始出现恶性竞争。今年4月份,三一重工副总裁、泵送事业部董事长梁林河就在微博上宣称要"一意孤行",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公开指责竞争对手中联重工“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以低首付、零首付销售产品,增加了公司的风险。”

  根据2012年一季度财报,三一重工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仅增5.3%。根据三一重工一季报显示公司现金紧张,其应收账款达到201.23亿元,较期初增加88亿元。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仅为68.93亿元,较年初减少了3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0.29%。现金紧张,这是从数据上直观反映出的问题,过度的销售政策是应收账款大大增加的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三一重工的崛起得益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如今房地产等行业受政府政策调控,三一重工已经过了黄金发展时期。裁员传闻、工资改革、低首付甚至零首付销售等,也许是三一重工在这个时期突围的手段。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