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造船业“搁浅”

2012-06-14 13:174070

  受全球船舶市场继续低迷的影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受到严峻考验。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提供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比下降,工业总产值增速趋缓,船舶出口出现下滑,经济效益增幅呈回落走势。与此同时,造船价格的下跌则将造船企业逼入了微利时代。

  新接订单量缩水近一半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船舶工业三大造船指标继续同比下降,尤其是新接订单数量较低,意味着国内造船行业的形势越发严峻。1~4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56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6.8%。承接新船订单73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5.9%。截至4月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3924亿载重吨,比一年前下降了26.1%,比2011年底下降7.1%。去年业内对于船企“缺米下锅”或“无米下锅”的担忧正在变成严酷的现实。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64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49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船舶制造业1883亿元,同比增长2.3%;船舶配套业352亿元,同比增长26.2%;船舶修理业54.8亿元,同比增长8.7%;船舶改装业108.8亿元,同比增长31.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85.2亿元,同比增长9.6%。

  从船舶出口来看,1~4月份,规模以上船企完成出口交货值879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船舶制造业804亿元,同比下降11.6%;船舶配套业34.3亿元,同比增长4.7%;船舶修理业14.4亿元,同比增长4.8%;船舶改装业6.9亿元,同比下降17.9%;海工装备制造业5.9亿元,同比增长44.3%。

  同期,全国完工出口船12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4%;承接出口船订单5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9.5%;4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1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7.3%。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0%、75.8%和83.8%。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虽然一季度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7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船舶制造业1135亿元,同比增长7.9%;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99亿元,同比增长19.4%;船舶修理32.2亿元,同比下降4.7%。同期,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1.8亿元,同比下降7.3%。其中船舶制造业65.7亿元,同比下降14.4%;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8.1亿元,同比下降3.5%;船舶修理-0.38亿元,同比减少5986万元。

|||

  中国造船业进入微利时代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有关人士预计,造船业下半年的情况会更加恶化,许多中小船厂手中将没有订单,船舶价格下滑与成本上升将进一步挤压了船企的利润空间。

  国际船舶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以17.6万~18万吨的好望角散货船为例,今年3月的报价为5400万美元,同比下滑13%;5.6万~5.8万吨的灵便型散货船价则同比下滑18%左右。

  价格在跌,成本却难以下降。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原材料和设备价格波动加大。据业内人士介绍,造船业成本由钢材、机电设备、人力工资三块构成,最直接的竞争力在于人力成本,也就是低工资。但这几年工资不断上涨,不少一线工人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有的甚至达到四五千元。

  据记者了解,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因为有其他产业支撑,日子尚可;大型民营造船企业目前勉力支撑,而遍布沿海的小型造船企业则正在遭受寒冬来临的第一波打击。在订单锐减、船东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银行大幅减少信贷的多重夹击下,我国中小船厂岌岌可危。刚刚离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谭作钧认为,国内50%的造船厂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破产。

  全球造船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日前,世界最大船厂韩国现代重工因工作量不足,决定降价20%以接获更多的订单。中金公司分析指出,由于全球船队运能已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造船行业在手订单水平仍处于高位,未来造船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将持续对船价形成压制,行业重新出现趋势性复苏仍有待时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