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在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时采取了稳妥而有效的措施,避免了经济运行由一季度的偏快转向过热的情况,没有出现大的回落,行业运行保持了平稳、高速的发展。
一、行业主要指标增长良好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统计,2006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已达到2005年全年的95%左右,而2005年同期的完成情况只相当于2004年的85%,2006年1~10月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反映出比2005年更好的增长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2006年1~10月,工业增加值完成11568.75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的106.92%,增幅比2005年同期提高12.32个百分点。
2. 2006年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2122.83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的104.5%,增幅比2005年同期提高8.42个百分点。
3. 2006年1~10月,利润总额实现2289.91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的10.97%,增幅比2005年同期提高24.49个百分点。
2006年1~10月,机械工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不仅比2005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超过了2005年全年的数据。从主要产品产量看,也大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在统计的95种主要产品中,累计同比增长的有84种,占全部统计品种的88.42%,而往年一般不超过80%。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的有71种,占全部统计品种的74.74%,也是较高的年份,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汽车。2006年1~10月,累计生产汽车620.6万辆,为2005年全年产量的108.88%,同比增长25.08%。其中,轿车329.51万辆,为2005年全年产量的118.96%,同比增长40.86%,高于其他车型。
2. 发电设备。2006年1~10月,发电设备的产量为9546.62万千瓦,为2005年全年产量的103.77%,同比增长33.65%。
3. 数控机床。2006年1~10月,生产数控机床6.8万台,超过2005年5.96万台的水平。
4. 大中型拖拉机。在2004年大中型拖拉机生产增长101.43%、2005年增长65.21%的基础上,2006年产量继续高速增长。2006年1~10月已累计生产18.25万台,为2005年全年产量的112.38%,同比增长29.16%。
二、贸易逆差大幅缩小
一直以来,中国机械工业的贸易逆差较大,这种状况从2004年开始改变。2004年,机械工业的贸易逆差为365.7亿美元,2005年减为139.47亿美元。2006年1~10月已减至1.33亿美元。
2006年1~10月,全国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317.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42%。其中,出口1157.87亿美元,增长36.8%。2006年1~10月,机械产品的进口额虽有所增加,但增速始终保持在20%左右,低于出口增速。
在机械工业各行业中,农机、工程机械、文化办公设备、石化通用设备、电工电器、食品包装机械、汽车等7个行业外贸顺差较大,为历年所少见,而机床工具行业逆差仍然较大。
朝日啤酒推出世界首款含有真正柠檬片的饮料
0评论2024-01-15740
中国开始从储备中释放超过300万吨化肥
0评论2022-03-151088
三年沥血经历告诉你精酿啤酒设备要如何选择!
0评论2020-03-0321638
造纸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印尼 对废纸进口设定新规则
0评论2019-10-2522830
国家统计局:造纸和纸制品业上半年利润同比减少25.4%
0评论2019-08-0732195
胡楠:关于造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回顾与思考
0评论2019-03-1822561
工程机械强势回暖,小挖独占鳌头
0评论2018-12-1121198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升,因海岬型船运费升高
0评论2018-07-3122128
工坊啤酒机械行业标准起草小组成立大会暨标准研讨会
0评论2018-07-263453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中国力争2020年底基本实现固废零进口
0评论2018-06-27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