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东南沿海玉米价格延续7月趋强走势,其主要原因是天气因素影响市场参与者远期预期,产区多地的极端天气叠加6号台风对东北产区的预期路径,市场心态利多价格。而实际情况并未符合市场供应预期,极端天气对产区玉米实际影响有限,台风也并未对东北产区造成实质性不利影响。心态影响减弱之下,超期稻谷定向拍卖启动,拍卖价格虽有溢价,但综合计算后华南沿海报价仍相比玉米有一定优势,并且小麦以及玉米粉混合物等替代品持续供应,东南沿海地区玉米走货量持续下降,贸易竞争下成交价格有所回落,南北港贸易也逐步呈现负利状态,随着南北港贸易价格“倒挂”,成本因素逐步支撑底部价格。
本月下旬,南方沿海地区下游企业需求未有好转,持续价格倒挂以及产区可售货源降低,东南沿海各港口中间贸易库存均降至低位,蛇口港内贸库存不足15万吨,内外贸总库存也仅在37万吨左右,同比去年跌幅超50%。在现货供应不足的因素支撑下,贸易商挺价心态增强,叠加下游需求企业少量刚需支撑,东南沿海整体玉米价格再度趋强运行。
进入9月份,东南沿海地区玉米供应预计难有提升,主要来源依旧为北港的内贸南发量以及部分进口货源,但考虑到目前进口配额的使用进度,预计直接进口量难有大幅提升。北港玉米库存同样处于历史低位,并且目前与基层价格倒挂,所以从玉米供应层面华南沿海地区偏紧。但随着定向稻谷拍卖持续,糙米混合物相比玉米存在价格优势,外加小麦以及保税区加工的玉米粉,替代品供应仍相对较宽松。
需求方面,目前虽然属于下游养殖需求旺季,但养殖利润依旧限制饲料企业对于成本的采购,“择廉采购”的策略暂时不会改变。卓创资讯对于饲料企业的库存调研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玉米库存依旧保持在25-30天,这主要是因为替代品补充之下,玉米的采购周期延长。所以9月份多数饲料企业并不会有采购增量预期,市场以刚需补库为主。
综合东南沿海地区供需关系,考虑到贸易利润以及运营成本叠加,预计9月东南沿海玉米主流价格呈现趋强走势,但低位需求以及替代品价格优势将抑制玉米价格上行,主流成交价格区间预计在2940-2980元/吨,南北港口理论贸易利差多保持在盈利线之上。
瑞穗银行的分析师亚戈尔表示,虽然“伊达利亚”不会构成重大供应风险,但是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未来出现停电的风险将会上升。
瑞银分析师乔瓦尼?斯塔乌诺沃表示,市场预期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也令油价受益。美国石油学会(API)将在周二盘后公布原油库存数据,分析师们预计美国原油库存降低330万桶。
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报告称,8月份美国石油钻井平台数量(未来产量的早期指标)连续第9个月下降,加剧了对未来供应紧张的担忧。美国普莱斯期货公司的分析师菲尔?弗莱恩表示,尽管(飓风伊达利亚)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需求破坏,但是未来原油供应紧张将变得更加明显。
本月迄今迄今布伦特原油下跌0.08%,今年迄今下跌0.49%,周二收盘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13.82%;本月迄今WTI原油下跌0.78%,今年迄今仍上涨1.12%,周二收盘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11.44%。
作为对比,2022年布伦特原油上涨10.45%,2021年上涨50.5%。2022年美国WTI原油上涨6.71%,延续了2021年上涨55.5%的走势,反映出供应紧张而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