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振幅持续缩窄,在针对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方面,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如今,全球粮食供需趋于宽松,市场大多数人认为粮食价格已经到顶,预期开始走弱。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情况,3月27日北方港口贸易商挂牌700容重15水分玉米价格2720元/吨,创造了本年度价格新低。虽然下游饲料需求较为疲软,但基层余粮数量有限,栈子粮居多,持粮农户挺价销售,基层上量明显下降,玉米供应压力相对有限,玉米供需保持动态微平衡局面。
从玉米相关产品市场看,近期小麦价格持续下跌可能是主要原因。春节之后,面粉需求较差,面企开工率偏低,且利润大幅萎缩,小麦价格已经累计下跌接近200元/吨,多数面粉企业收购价格已经降至3000元/吨以下。华北小麦和玉米价差低至100元/吨,已经产生替代价值。于是,近期华北部分地区饲料养殖企业已经有开始挂牌收购小麦,这导致本就疲软的玉米饲料需求可能会更加萎缩。
小麦作为我国两大口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多数情况下主要用来生产面粉,用于食品领域;但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也会有一部分小麦流入饲料领域。食品领域消费量相对稳定,而饲料领域的消费量主要取决于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情况,也是影响小麦供需关系的关键。2020/2021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小麦玉米价差最低到了-530元/吨,饲用价值远远超过了食用价值,小麦大量进入饲料领域。玉米价格也因此被小麦给拉了下来。
在价格上,小麦和玉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小麦价格而言,玉米价格会对其构成支撑。反过来,我们要如何判断,在当前小麦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去寻找玉米未来定价?本质上还是要回到两边的供需层面上,去找到一个平衡点。
从现在小麦的社会余量来看,根据我们团队了解以及市场相关反馈来看,大约还剩产量的2-3成,比去年偏多。从小麦的供需平衡表来看,2022/2023年度小麦供需小幅结余,预估现货市场可能会有1000万吨左右小麦剩余。饲料领域增加1000万吨小麦就会减少约1000万吨玉米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