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业绩去年全年首度见红,全年盈转亏,蚀1.61亿元。今年首季虽多赚1.97%,惟零售业务赚钱能力继续倒退,市场预期公司整合收购需时,故对上半年录巨额亏损不感意外。
啤酒溢利5.44亿增30.5%
上半年综合营业额946.6亿元,按年增加13.4%。其中啤酒业务营业额及应占溢利分别为196.09亿元及5.44亿元,按年增6.1%及30.5%;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按年增14.1%,至26.15亿元。
原本盈利贡献最多的零售业务,录得股东应占亏损27.78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及关店拨备后亏损3.42亿元。其中Tesco中国业务的营业额及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91.57亿及2.83亿元。
食品业务虽连续两年亏损,由去年同期大蚀7,200万元,收窄至蚀500万元。剔除税后估值盈余影响后亏损按年跌79.6%至1,500万元。至于饮品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及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63.07亿及1.94亿元,分别按年增24.7%及193.9%。
不过,由于重组9月才完成,意味覑亏损的零售业务下半年仍有两个月并入华创账目。黎汝雄强调,非啤酒业务的减值拨备已于中期业绩反映,故7、8月零售业务的业绩对下半年表现影响不大。他指,拨备主要为非现金项目。
期望维持四成派息比率
今次是华创上市后,首次不派发中期股息,黎汝雄解释,因早前出售零售业务后已宣布派特别息,每股12.3元预计10月底过户。未来即使瘦身变啤酒股,也希望维持40%的经营溢利派息比率。他指,母企华润集团鼓励子公司专业化,会花3至5年助零售业务转亏,之后肯定不再注入华创。
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天气因素拖累啤酒行业上半年表现,华创亦未能幸免,上半年销量轻微下降,惟受中高档啤酒销量增加带动,收入仍增6%,均价升约6.8%。黎汝雄表示,未来五年会进一步拓展中高档市场,母公司提供100亿元备用信贷供华创进行收购,只要有合适对象便可出手。
考虑到开发新品牌需长时间投资,公司会致力发展现有品牌,不刻意推出新品牌。境外市场方面,已在香港及澳洲墨尔本、悉尼试销雪花啤酒,将视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大张旗鼓出口。
另外,人民币近期剧烈波动令公司录得汇兑亏损,但因公司于本港有业务作自然对冲,故实际亏损不多。黎氏不讳言,若人民币再贬值,公司则会出现大损失。
华创昨收报23.55港元,无升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