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初步统计的谷物及其制粉的进口总量为217.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149.43%;扣除稻米、小麦、玉米、大麦和面粉之外的其他原粮进口12.2万吨,同比增长8.7倍,其他谷物的进口预计主要为高粱的进口,国内杂粮生产的持续下降,高粱生产大幅下降,而且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白酒和饲料消费推定高粱的进口的大幅增长。
原粮进出口方面,11月小麦、稻米、玉米、大麦等主要粮食出口53360吨,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25.59%;四类产品出口分别为0吨、50704吨、2527吨和129吨。
四种粮食进口204.4万吨,同比上涨138.62%,环比上涨12.88%。小麦、稻米、玉米、大麦进口分别为96.71万吨、18.05万吨、79.79万吨和9.7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21.10%、23.45%、107.66%和-53.32%。国有企业的大量的小麦进口推动小麦进口的大幅增长。玉米的进口中进口量最大,但是主要为私营企业企业的进口为主,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的较低带来的的大量进口。
1-11月,主要粮食进口总量1173.7万吨,同比下降11.26%;4种粮食分别进口511.8万吨、203.6万吨、244.3万吨和213.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8.96%、4.37%、50.55%和13.50%。
截止目前非国有贸易小麦进口配额基本使用完毕,2013年度的国内小麦出现芽麦影响高品质小麦的供应,中储粮的大量订货带来近期的小麦进口的增长;中储粮和中粮的大量进口没有直接进入市场,而是进入国储,短时间并不能起到压低市场价格效果。玉米的大量进口主要为民营企业的进口,中粮进口量仅为24.0万吨,其余为30多家民营企业的进口。
12月份国检局退回50多万吨未经批准的MIR162系列的转基因玉米会抑制12月份的玉米进口量,从11月的进口企业的分别情况来看,预计退回的玉米估计多为民营企业的进口,由于民营企业的对转基因进口理解不够充分,进口美国玉米选择了价格相对较低的MIR162品系。
粮食制成品方面,面粉、玉米淀粉和变性淀粉出口总量41916吨,同比下降11.38%;粮食制品折合原粮的出口总量约为64486吨。分品种来看,面粉出口25609吨、淀粉出口7435吨、变性淀粉出口9872吨。同比分别下降5.69%、25.38%和12.17%。
1-11月累计出口44.3万吨,折合原粮68.2万吨,同比下降2.92%;分品种来看,25.3万吨、8.9万吨和10.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90%、9.06%和增加0.41%
谷物制品的进口总量35772吨,同比下降11.20%,环比增加23.49%,折合原粮进口约为55033吨;分品种来看,变性淀粉、面粉、淀粉进口分别为31481吨、4050吨和241吨。
综合原粮、粮食制品进出口, 11月我国粮食出口总量折合原粮总量11.8万吨,同比增长37.31%;进口折合原粮209.9万吨,同比增长128.5%。累计出口121.3万吨,同比增长19.86;累计进口1221.3万吨,同比下降10.40%。美国玉米进口的大量减少带来谷物进口总量的下降。
另外,10月进口高粱26.28万吨,为历史的新高,其中17.9万吨来源美国;11月的食用高粱近10.32万吨,为历史高为水平,美国为6.1万吨,澳洲4.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