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人士称,预计将在2015年将美国作为第一上市地点
* 意大利表示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的合并对该国有积极作用,但隐忧仍存
* 工会怀疑菲亚特能否投入足够多资金以避免裁员
路透米兰/底特律1月5日 - 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合并后的集团执行长马尔基翁内(SergioMarchionne)可能寻求在美国上市,北美作为新的核心市场,其地位将得到加强,而意大利市场则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与菲亚特(FIA.MI: 行情)接近的两位消息人士表示,在完成与克莱斯勒的合并之后,集团可能最早在2015年将第一上市地点改为纽约,预示集团的发展重点将发生颇具政治微妙性的改变,从而反映实际的业务情况。克莱斯勒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厂商。
根据IHSAutomotive的估计,克莱斯勒已经完成了集团上半年的逾一半营收,使本来会因菲亚特而亏损5.01亿欧元(6.90亿美元)一下变成了获利4.35亿欧元,但菲亚特意大利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1%。
在美国上市有助于马尔基翁内远离欧洲的麻烦,突出集团在美国市场的辉煌战绩,并说服更多投资人相信,合并后的集团堪与通用汽车(GM.N: 行情)和福特汽车(F.N: 行情)这样的竞争对手一战。而在欧洲,数以千计的菲亚特意大利工人正处在政府支持的临时解雇计划内。
“在美国上市后,整体投资行动和外界对该公司的看法可能会有所变化,”国际策略与投资(InternationalStrategy and Investment)的分析师George Galliers说。
“现在人们认为菲亚特只是一家实力较弱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在南美的业务情况不错,并且通过克莱斯勒把触角伸到了北美市场,”他补充道。“一旦到了美国上市,外界就更可能把这家够公司与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摆在一个层次上。”
意大利安莎通讯社(ANSA)援引专门研究就业市场变化的社会学家LucianoGallino的话报导称,虽然在过去115年中,菲亚特的总部一直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可现在它的头脑和主要力量都放在美国;实力重心已转移到大洋的另一边”。
观察人士指出,该公司赴美上市以及可能在意大利以外地方分设集团总部,将让意大利政府和工会组织中的部分人士感到紧张,因为他们想保住该国的就业机会;不过此举会让希望降低成本和关闭部分业务的投资者满意。
马尔基翁内刚刚完成一项重要收购谈判,取得克莱斯勒的全部控制权。现在他可以借鉴此前将分拆后的FiatIndustrial与CNH合并、创立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农机制造商的经验了。
CNHIndustrial(CNHI.N: 行情)在纽约进行了第一上市,并在米兰进行第二上市。该公司注册地在荷兰,税籍所在地则位于英国。菲亚特不愿透露合并建立菲亚特-克莱斯勒后的进一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