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国内部分省市调研发现,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普遍利润大降,部分企业出现裁员或被迫停工,不少企业为保市场纷纷以价换量,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一些地区“弃风”现象突出。
近年来,新增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和风电设备生产项目较多,直接导致风电设备产能过大。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价格战,设备企业挣不到钱。 2011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GW以上,但同期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GW,海外市场的开发尚处于尝试阶段,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不但低价恶性竞争,而且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河北省是我国风电大省之一。到今年三季度末,河北省风电装机容量64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位。保定市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孙婧说,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园区内企业的订单大幅下滑,3家整机生产企业已停产两家,大部分叶片以及配套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部分中小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采取的压价措施形成传递效应,最终使得整个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被迫加入“降价促销换市场”的行列。沈洪强说:“现在市场杀价非常厉害,大部分企业都在赔本生产,尤其是一些规模小成本低的企业降价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为了保持生产,我们也不得不接一些没有利润的订单。”
受到系统运行条件不一和地方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限制,在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山东等省份也正面临着“弃风”的压力,这进一步加剧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困境。